所以擁抱分歧吧。在國際關係的思辨之旅上,沒有永遠的朋友與敵人,只有永遠的自己與別人。
如何不被媒體帶風向?我們想告訴你的是:立場不是壞東西。
我很喜歡發問卷給讀者填,也常常在演講場合留很多時間給學生提問。我最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不被帶風向?」這個問題當然不是國際新聞特有物產,國內新聞同樣也有。只要關係到「傳遞消息」,就一定會遇到這樣的困惑:「他給我的資訊到底站在哪一邊?」
首先我們一定要先認知一個事實:每個媒體都有立場。噢先等等,我想這時候你一定會想出很多例子來反駁我。我想我們先建立一個共識,那就是「立場」的定義。
翻開《國語辭典》,立場的定義如下:
「批評、觀察或研究某問題時所持的一定方法與基礎思想中心。」
例如,「站在教育的立場,我們希望能杜絕惡補的現象。」「身為軍人,他的立場是堅守崗位,不隨便向敵人投降。」上述這兩個立場聽起來很合理吧?是不是一點問題都沒有?如果今天有個媒體說「秉持著報導真相的立場」,你也會覺得這是應該做的事,跟站在誰的立場無關吧?
所以「立場」並不是你一定站在哪一邊,或是你一定是左派或右派。立場指的是你長期用什麼方法或態度觀察時事,它所代表的價值觀是比意識形態更大的。
在這樣的定義下,每個媒體都會有立場。甚至應該說,每個媒體「都應該要有立場」,因為立場是用來強調「你和別家媒體不一樣」的地方。如果一家媒體標榜「毫無立場」,那它有很高的機率會變成一個「內容農場」,裡面什麼樣的新聞都有,但你說不出它的核心價值是什麼,同樣一則新聞,為什麼要看它的,而不是看其他媒體。
另外一個沒有立場的下場,就是變成沒有溫度、毫無血色的「記事本」,上面寫著「塔利班占領阿富汗,美國軍隊凌晨撤離」,就這樣一句冷冰冰的話,沒有情感、沒有同理心,彷彿在讀電器的使用說明書。我相信那樣的媒體就算再怎麼公正,都無法讓你留下深刻印象。舉例來說,臺灣的公共電視從二○一八年以來,一直蟬聯最受信任媒體品牌第一名,應該相當公正無私沒有立場了吧?但同一時間,公視也是臺灣民眾「使用頻率」吊車尾的媒體,非常可惜。
所以回到我的前提,沒有媒體「毫無立場」。所有媒體為了在市場上建立存在價值,都會設立一個價值觀,跟觀眾說「我這裡的新聞是這樣的」,這樣才有可能留住觀眾。所以真的不需要找到一個百分之百「純淨無立場」的媒體,一來你找不太到,二來就算找到了,你應該也看不久。既然如此,你要做的不是「找到一個沒有立場的媒體」,而是「認識每個媒體的立場」,從當中挑選一個你願意信任的。
*作者為國際新聞平臺「敏迪選讀」創辦人。本文為作者新作《不當世界的局外人:當世界充滿變數,你需要不被帶風向的國際識讀力》(究竟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