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統雄觀點:「棄保」的迷思與選民如何改變?

2023-12-29 06:50

? 人氣

這個概念其實脫胎於1950年代創造「傳播學門」的2大開拓者:Lasswell 和 Lazarsfeld,他們假設人民的選擇是基於傳播的效果,包括來自大衆媒體與人際傳播的訊息,現在當然要加上「自媒體」。此即「傳播投票論」的起源。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但根據 Lazarsfeld 的實證研究數據,所獲得的結果是,閱聽人並不會受到傳播行為的影響,還是堅持自己原來意識型態的選擇,形成「傳播無效論」(一般抄寫剪貼的文獻,會依最早譯本,稱為「社會投票論」)。但有人堅持「傳播有效」、只是實證研究作不出來,使此理論長期成為哲學議題。

選民對意識型態的堅持,後來由Campbell,Converse,Miller,和Stoke發展為直到現在仍為顯學的「政黨投票論」,也使密西根大學成為調查研究的重鎮,這是另一主題。

Lazarsfeld 當時只作單次調查,而選民不易在短期改變,所以調查不出來。而部分選民會經由中長期,發生改變。

科學研究必須有長期對照組

科學研究必須有對照組,對單一對象的觀察,其實不一定能夠發現科學知識。我國教育在高一就文理分流,走人文社會發展者,無法有此認知。歐美雖然好一點,但由 Snow 寫的名著《兩種文化 The two cultures》可知,不分國家,從事「科學(Sciences)」與「人文/藝術(Humanities/Arts)」不同的人,經常存在對立的「社會相信」。

當前的民調公司,罕有研究科學者參與。即使是上述提到的幾位美國大師,在思想探索上有巨大貢獻,但就其發表的內容,客觀可知也缺乏科學研究必須有對照組的認識,所以即使假設正確,也證明不出來。

我的選舉研究,每次都包括一個由歷屆受訪者組成的「固定樣本 panel」對照組,歷經40年累積,逐漸發現了《53237 正常選民結構》:

選民分作「主動」和「被動」投票 2群,假設總共 20人,每群 10人,則:

[53237 正常選民結構] 主動投票群10人分作:

5(25%)維持現勢群:意識型態+現勢利益。
3(15%)反現勢群:意識型態+反現勢利益。

2(10%)可變群:根據自己感受的候選人形象。

被動投票群10人分作:

3(15%)搖擺群:投社會所塑造候選人形象人多的一邊。
7(35%)疏離群:無危己/無危機,不投票。

可再分為3(15%)輕疏離群與4(20%)重疏離群。

選民可否改變?如何改變? 

5群選民之中,2個正反意識型態群,與疏離群,是十分難以改變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