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大快訊
  • 重大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吳統雄觀點:「棄保」的迷思與選民如何改變?

2023-12-29 06:50

? 人氣

「選民會改變」「選民未決定」「選民已決定但不直接說」,可能會被誤認為「棄保」。(資料照,陳昱凱、顏麟宇、柯承惠攝)

「選民會改變」「選民未決定」「選民已決定但不直接說」,可能會被誤認為「棄保」。(資料照,陳昱凱、顏麟宇、柯承惠攝)

「棄保」迷思的來源:認為別人都很容易改變,很容易被騙;而沒有自覺,自己很不容易改變,且堅信自己不會被騙。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棄保」如果定義為「有候選人甲乙丙3人,選民最支持甲,但認為甲不會當選,而在最後關頭改投乙,以避免丙當選。」就是「棄甲保乙」。或許有個別選民如此,但並無實證資料,證明曾經發生有影響規模,譬如2.5% 以上的選民、在最後8周內會有此行為。

而「選民會改變」「選民未決定」「選民已決定但不直接說」,可能會被誤認為「棄保」。

「選民可改變」的實證參數是「8個月」,「藍白合」的認知超過8個月,而在最後破局。部分選民可能被迫必須「棄保」,但是否能夠達到改變選舉結果的程度?尚待觀察。

臺灣曾經2次於2004、2020年在有科學指標的十字路口,卻選擇了顛跛的路。這次我們已多次作出公開如何選擇的建議,是否依然會重蹈覆轍?

傳說最早、最成功的「棄保」均非事實

「棄保」一詞最早出於1994年臺北市長選舉,傳說棄了黃大洲、保了陳水扁。而2018年台北市長選舉,傳說棄了姚文智、保了柯文哲,被稱最成功的「棄保」。

以上都是論者的猜測。

這2屆我都有做選舉預測實證研究。

選舉預測要具備可推論性,必須符合3大前提:第一、樣本必須具備隨機/等機率性。第二、達到最適樣本數。第三、樣本必須源於隨機/等機率抽樣方法。

其中「等機率」的意思包括不得更換樣本,當樣本戶1500、樣本人數3000以上。且訪問到「可推論參數」,即65% 以上,各候選人的得票率就已經穩定,接近直線。

40年來選舉,除了2004年的一次以外,選舉結果和選前8周完全相同。亦即很難改變的參數是8周。

坊間民調曲線上下兵乓叫(臺語),其實都是誤差的干擾。

1994年還沒有限制「投票日前十日起不得發布民意調查」的法律,我從開始到選前1天公布的民調,黃大洲落始終落後,沒什麼「棄保」。

2018年一位政壇極少數瞭解科學原理的政治高層,請我協助丁守中作民調分析。丁守中是資深政治人物,形象固定;而柯文哲特色明顯,形象也已定形。我發現早在2月分,2人的得票就已經呈現直線,就是「丁守中將輸柯文哲2%以內」。

我和丁守中一對一討論3次,丁守中和善客氣,堅信他自己的內參民調會大勝,不擬調整競選策略。選舉結果和我最後7月底向他的報告完全相同,「丁守中輸柯文哲2%以內」,是早就形成的結構,也沒什麼「棄保」。

「選民會改變」被誤認為「棄保」

棄保效應在學術界稱為策略投票(strategic voting),出於 Riker and Ordeshook 於 1968 出版的《A Theory of the Calculus of Voting》一書。就是選民根據接收到的外在訊息,決定不要投給自己最喜歡的候選人,而改投給可能會當選的人,以避免浪費手中的選票。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