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指出,雖然台灣朝野對兩岸議題看法迥異,然而目前在台灣的各個世代,正對過去和未來凝聚出新觀點。
目前常駐台灣的「金融時報」大中華區特派員席佳琳(Kathrin Hille)撰文指出,隨台灣總統大選逼近,在野的國民黨指控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會升高台海開戰風險,執政的民進黨則稱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對中國更加妥協,將置台灣的主權及安全於險境。
文章指出,多數台灣人雖肯定外國政府和專家敦促兩岸節制以免衝突的呼聲,但不滿外人把今日的台灣視為1949年國共內戰的遺緒,認為這樣的觀點無法解決台灣前途問題。
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教授謝若蘭說:「台灣從來不屬於中國。我們很自然地走上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尤有甚者,若是接受自身本土認同,就不可能追求與中國統一。」她和許多台灣人將自身歷史視為殖民政權的延續。
密蘇里大學(University of Missouri)歷史學者楊孟軒說:「從今日角度看,1940年代從中國來到台灣就像是來到外國。當時的台灣人在文化方面被視為中國人,同時又自視為日本殖民地的臣民,這樣混雜的身分可說與在中國本地的人天差地遠。」
文章稱就連在二戰爆發後,中國領導階層甚至都沒人考慮過重新掌控台灣的可能性。按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中國研究所主任曾銳生說法,直到1942年國民政府的蔣中正才開始著眼台灣。
國民黨政府在內戰失敗後撤退到台灣,在國民黨治下台灣有很長一段時間屬於大中國式的教育,如今這種日子已遠去。以前內容著重中國史地的國民教育課程,已由教導學生先認識鄉土的課本所取代,之後才會在教導區域歷史的部分提到中國。
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的各政黨和民間團體也引領著台灣轉型正義工作,包括賠償曾遭國民黨迫害的受害者、讓社會大眾知道這些人的命運、讓國民黨歸還早年不當黨產,並試著扭轉長年以來對原住民族的強迫同化。席佳琳認為,這樣的教育和公開政治論辯,造就出不同的世代。
根據政大選舉研究中心所做「台灣民眾台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分布」調查分析,1995年時自認為台灣人占25%,自認是中國人占20.7%,自認兩者皆是高達47%,然而到2023年6月,自認為台灣人者大增至62.8%,自認中國者僅剩2.5%,兩者皆是減至30.5%。
在身分認同混雜的背景下,現任總統蔡英文試圖透過讓國家團結來維持平衡,她肯定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歷史是共同成就,包括台灣的經濟奇蹟,民主化和包容的政治與社會文化,經常把台灣稱作「中華民國台灣」。
謝若蘭指出:「我理解她(蔡總統)想就身分認同凝聚國家共識,她被綁手綁腳,所以我能接受。不過我還是痛恨中華民國這個名字,也痛恨這面旗幟。我擔心這會使人民困惑,會淡化他們的台灣身分認同。」
歷史學者楊孟軒則樂觀認為,民主和世代更迭正在逐漸彌合台灣不同族群間的記憶鴻溝。
他說:「我們看到台灣和中華民國兩種不同的家國意識逐漸趨於融合。北京僵化的路線只會加速這樣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