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100年1萬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的碳預算在2030年就會用光
迫切減排是出席巴黎會議的締約國所普遍承認的,但減排規模要到一個符合2°C溫升或甚至1.5°C溫升的目標是令人咋舌的。根據IPCC 5th Assessment(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第5次評估報告),如果想停留在低於2°C溫升目標,世界在2100年前尚有1萬億噸二氧化碳當量(1,000 billion tons CO2e)的餘額(剩餘碳預算)可排放到大氣中。2014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以京都議定書規範的6大氣體為主)總量約52.7GtCO2e (Gigatons CO2 equivalent),相當527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其中化石燃料和工業之CO2排放量為355億噸)。以當前的排放增加率來估算,1萬億噸的限額(碳預算)將在2030年後不久就會提早用光。(1 billion ton=10億噸=1 Gigaton=1 Gt)
核能將會因其看似取之不盡的供應、用之不竭的能量和相對較少的廢棄物而被視為是氣候變遷難民和2050碳中和的潛在救星。龍門電廠就讓它在龍(2024)年復甦吧!
核4國之重器
核4從1999年3月17日開始動工,到2014年4月28日行政院宣布封存,歷經15年的辛勞與汗水到達幾近完工的非凡時刻,其中1號機更只差臨門一腳就可成功放進燃料棒。核4雖歷經戲劇性的風景,但仍期待它開出壯麗的花朵。
核4是國家身分的象徵,更是國家強大的象徵。這座位於台灣北部的龍門電廠可用兩個詞語來概括它的內在力量與精神韌性:國之重器、國力頂點的最高表現。
核4是精確、獨創性和決心的傑作,表現在它的科學和工程領域,包括核物理、核化學、熱力學、熱傳導、原子反應爐的材料設計和製造、蒸氣傳導的設計、渦輪機的設計和製造、發電機的設計和製造、冷卻系統的設計和製造、核燃料的設計和製造、原子反應爐的中子數監測儀器設計和製造、數位化儀表控制的設計和製造以及土木工程的設計和製造。試舉以下幾個例子,來證明核4確實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以及是座翹楚的電廠。
原子反應爐──核4廠的心臟,重達1,000公噸,造價15億台幣,由奇異公司設計,日立公司製造。2005年3月20日,當荷蘭長毛象吊車進行1號機的反應爐基座吊裝作業時,壯觀的反應爐被吊起的那一刻,這一天的記憶將持續一生,接著在吊到適當的高度後,向左迴旋移動30度,再俯降18公尺,最後分毫不差地完美進入基座。整個作業過程就在極度嚴苛條件下──每小時只能向左轉動10度以及每分鐘只能將反應爐下降5公分──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