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中國官方公布2023年經濟增長了5.2%,超過大多數主要經濟體。但是,對於畢業即失業的年輕人、因房產貶值而惶惶不安的業主以及收入低於前一年的工人來說,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給人的感覺是在衰退。
在中國公務員考試的前一天晚上,張美樂(Melody Zhang,音譯)焦慮地在宿舍的走廊上來回踱步,復習她的答案。回到房間後,她才意識到自己一直在哭。
在經歷了100多次媒體行業的求職失敗後,張美樂希望能在國家宣傳部門找到一個工作。在青年失業大潮中,有創紀錄的260萬人去應聘39,600個公務員職位。遺憾的是,張美樂沒有通過。
「我們生錯了時代。」這位24歲的中國人民大學畢業生說,「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沒有人再關心自己的夢想和抱負。無休止的求職是一種折磨。」
對經濟的信心危機阻止了人們的消費,也妨礙了企業的招聘和投資,這可能會成為一種自噬機制,侵蝕中國經濟的長期潛力。
盡管中國官方公布2023年經濟增長了5.2%,超過大多數主要經濟體。但是,對於畢業即失業的年輕人、因房產貶值而惶惶不安的業主以及收入低於前一年的工人來說,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給人的感覺是在衰退。
上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教授朱天說,教科書上對經濟衰退的定義——連續兩個季度的經濟萎縮——不應該適用於一個每年投資量約為其產出的40%(是美國的兩倍)的發展中國家。
「我們正處於經濟衰退中。」朱天說,「如果你和10個人交談,7個人會說我們今年過得很糟糕。」
「我認為政府無法承受這種情況。這種情況不能永遠持續下去。」他說。他敦促採取更多的刺激措施,以打破信心不足導致的「惡性循環」,這種循環尤其會影響年輕人進入就業市場。
年輕人的理想在消失
今年6月,在約1億名16歲至24歲的中國人中,每4人中就有1人以上處於失業狀態,這也是官方暫停公布失業率數據前的最後一個數據點。周三(1月17日),中國恢復公布該數據,但將大學生排除在外,所公布的12月份青年失業率為14.9%。
由於企業為應對低迷的國內需求而削減成本,那些好不容易找到工作的人,收入也低於他們的預期。招聘公司智聯招聘發現,第四季度中國38個大城市雇主提供的平均工資同比下降了1.3%。
對於一個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以美元計算增長了約60倍的經濟體來說,這是一個歷史性的心態轉變。此前,中國經濟的成功主要是通過對製造業和基礎設施的巨額投資實現的,但這種模式在大約十年前就開始導致債務大於增長,目前中國的借貸總額已達到難以償還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