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是找出萬物單一面向的絕對答案 ; 而設計,是融合文化藝術、科技商業的複雜學問。」擁有美國哈佛設計學院碩士背景,現任臺灣設計研究院院長(設研院)、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與世界設計組織 WDO 理事的張基義院長,向我們緩緩地說出,他對設計的看法。
與其他種類的藝術不同,建築的重點在於「指揮」,一位畫家創作時,展現的是個人的靈感與天賦,而要成就一棟經典建築,考量的除了有美學面的當代趨勢、建材特性,也包含了實際面的居住者的生活習慣、法律規範或業主期待等等面向,相互之間訊息的傳遞與接收,是成就建築非常重要的一環。
而正是張基義這份「找到對大多數人來說,最合宜的解決方案」的信念,讓臺灣設計研究院成為公共事務,融入美學設計的強力幫手,也透過一次次的成功,讓設計成為臺灣能站上國際舞台的超級軟實力。
《風傳媒》十週年社慶論壇《動盪中的繁榮》將於2024年3月1日登場,邀請陳冲、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台灣設計研究院院長張基義等重量級來賓發表專題演講。限額索票https://project.storm.mg/10th_anniversary/
小島之國的韌性,造就臺灣設計競爭力
從前,臺灣是全球商品的代工廠,快速生產、迅速調整與滿足客戶需求,是臺灣設計產業因歷史與環境而被賦予的特性。而這份「彈性」,正是張基義眼中,臺灣設計無可取代的 DNA。因為是小島之國,所以供應鏈廠商之間關係緊密、人與人的溝通快速直接,且能隨時靈活地調整方向。原生豐富的多元民族、人文歷史也為臺灣帶來了不同層次的視野與創新。曾經被視為缺點的,如今,成了臺灣不可取代的絕對優勢。
當新冠疫情擊毀、重建我們的生活後,「永續」與「數位轉型」的思想浪潮,全面席捲而來。如何與大自然友善共生,對動植物減少污染與損害,成為設計界近年來的重要趨勢。而臺灣,從很早以前就推動全民資源回收,將永續環保的概念植入在日常之中,張基義認為,「全民共識」是台灣在這股趨勢中能脫穎而出的重要基底。而設計,正是能將原本低價值的材料或物品,轉化成更有價格與價值的巨大能量,例如:將塑料玩具,拆解重塑成有流行感的可露麗矮凳,都是臺灣在永續設計上展現價值的成果。
與設計似乎有些距離的數位轉型呢?設計的思維該如何從中施力?張基義提到,數位轉型是否成功的關鍵之一是如何貼近使用者的需求,無論是生產線的順序安排、科技產業的製程動線⋯⋯,每一個步驟、每一件事都是設計,而臺灣先進的科技產業,是臺灣在國際舞台發光的重要推力。
學美,實踐生活中的設計美學
「讓細微之處都洋溢著美學」在提到臺灣設計研究院一舉獲得日本 2020 GOOD DESIGN AWARD BEST 100 大獎——金獎的「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時,身為交大建築研究所教授的張基義,在言談之中傳遞了他對於世代教育的期待與展望。而正是這個計畫,讓臺灣設計的能力與臺灣價值進入世界的視野當中。
從設計為起點出發,透過同理心、定義、發想、原型與測試五個步驟,設研院不斷地檢視與調整,與教育部攜手啟動了校園改造運動。從一個日常角落的改變開始,也許是每天會打開的掃具收納櫃、開放式交流空間,或科學教室,讓美感教育進駐孩子的日常生活,讓他們在喜歡的空間裡逗留與學習。
當孩子懂得觀察,有好的生活體驗,未來就有機會成為擁有發語權的領導者。我們可以想像,未來的世界擁有絕佳的智能科技,知道怎麼找到答案的人將慢慢失去價值,而能為世界找出問題的人,才是關鍵。「教育,是最有價值的投資。這個投資是長效的。而當你改變一個世代,也將改變未來的世界。」說到這,張基義露出了一抹柔軟溫暖的微笑。
設研院的願景,當美俯拾即是
有目共睹的,設研院在成立 1000 天裡,繳出了許多亮眼的成績單,這些令人驚豔的計畫都收錄在「設計改變臺灣 1000 Days of Design」書中,為臺灣的設計美學成長與改變,紀錄篇章。
當然,2024年,臺灣設計研究院也有許多值得期待的計畫,包含:臺灣國門桃園機場的美學再造,打造最美的公路移動風景——北花線遊覽車⋯⋯,帶著讓臺灣變得更美好,讓設計價值被世界肯定的信心,一步一步地繼續透過各種產業與形式推動向前。而當這一顆顆辛勤種下的種子,串聯成片而盛開之時,就是設研院完成任務的時刻。「我期待有一天,我不用再跟人談設計,當臺灣眼光所及都是美學、設計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時,我們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