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婦女節前夕,中國重慶龍湖天街特別將行人斑馬線裝飾成粉色,並標上了慶祝文案,其中包括「沒有哪個領域是性別專屬」、「我想要自由、平等,這是人權,不是女權」、「拒絕女性詞語污名化」。這些標語某種程度上反映年輕女性對性別平權運動的看法,但卻因不明原因遭到撤下,甚至沒留到3月8日。
女性賦權標語消失,反映出中國政府對公民社會和言論自由的限制影響了性別議題的討論和推動。但這無法阻擋女性透過網路社群等方式,將彼此連結在一起。《路透》(Reuters)7日報導,由於越來越多中國女性選擇「不婚不育」,網絡上形成不少由單身女性組成的社群。
在小紅書上,常見女性網紅發表帶有「不婚不育」標籤的熱門貼文。在豆瓣上,一個關於不婚的討論區擁有多達9200名成員,而另一個專門討論「單身主義」的討論區則有3600名成員,網友們經常在這裡討論養老計劃等話題。
廣西南寧的24歲大學畢業生廖約怡(Liao Yueyi,音譯)最近在微信上分享跟父母傳達「不婚」決定的經驗。她寫道,她告訴母親自己「經常做噩夢,夢見有孩子了」,「不結婚也不要孩子,是我經過深思熟慮後做出的決定。我不欠任何人解釋,我的父母已經接受了。」
廖約怡指出,她決定「躺平」並為未來的旅行計畫儲蓄。「我認為約會或同居都可以,但養孩子是一筆巨大的投資,而回報又很少,」她寫道,她甚至已經和一些女性朋友討論在退休後一起租房子生活的計劃。
28歲自由撰稿人柴婉柔(Chai Wanrou,音譯)也是一名單身主義者。她告訴《路透》,這是因為婚姻是很不公平的制度。她說:「女性無論事業成不成功,總在家庭中做出最大的犧牲。許多上一代結婚的人,特別是女性,犧牲了自己和事業發展,卻沒有得到承諾中的幸福生活。如今,過好自己的生活已經夠困難了。」
女性選擇單身,也部分是因為創紀錄的青年失業率和經濟衰退帶來不安全感。根據官方數據,2021年中國15歲以上單身人口達到創紀錄的2.39億。中國共青團2021年對約2900名城市未婚青年進行的調查發現,有44%女性不打算結婚。旅美中國女權主義者呂頻評論道:「在中國,女性主義運動基本上是不被允許的,但拒絕結婚和生育可說是……對父權國家的一種非暴力抵抗。」
不婚原因之一是:合適男性伴侶比較少
不婚主義盛行給中國政府帶來了不容忽視的挑戰。去年,隨著中國人口連續兩年下滑、新生兒數量創歷史新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需要積極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加強對「年輕人婚戀觀、生育觀、家庭觀」的引導。中國總理李強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承諾要「健全生育支持政策」、「優化生育假期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