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的財務計畫,除了橫向的一般多角化(Diversification)分散風險。事實上目前學界也有人開始討論另種分散方法:「跨時間多角化」(Diversification Across Time),避免投資者被人生週期最後十年的市場行情過鉅。
資產配置應該要配合生命週期的觀念,出自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薩繆爾森(Paul Samuelson)和勞勃‧莫頓(Robert Merton)的研究成果。例如隨著年齡,在年輕時配較多的股票,近退休時增加債券,或是近年來推出的目標到期基金都是出自這個概念。
我們將在 4/21 的 Two Money Lovers Podcast 中輕鬆介紹非傳統分散風險的方法,兩位耶魯大學學者 Ian Ayres 和 Barry Nalebuff 在 2010 年發表一篇名為「跨時間多角化」(Diversification Across Time)的文章,開啟一項「生命週期投資」(Lifecycle Investing)新論述:將預期終身儲蓄的現值的固定百分比分配給股票,而不是對目前儲蓄的固定百分比,使投資者能夠在更少的風險下積累相同的最終財富。
文章內容節錄:An initially-leveraged portfolio can produce the same mean accumulation as a constant 75% stock allocation with a 21% smaller standard deviation.
在 Fed 充足準備金框架後,從 2009/1/5 起到 2024/4/12,臺灣 50 報酬指數獲得 14.8% 年報酬率;從 2009/1/2 起到 2024/4/12,S&P 500(TR)獲得 14.0% 年報酬率。在低利率的環境下(加上寬鬆貨幣供給),採用「生命週期投資」(Lifecycle Investing)的投資者,事實上更容易實現累積財富。
該投資的邏輯是一個人的總財富是手上擁有的金融資產(Financial Assets)加上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總和。對年輕人來說,金融資產通常比例較低,而人力資本比例較高。因此透過低利借貸可提高早期金融資產比例,而近 15 年似乎就是執行這個策略最佳時刻。(說明:僅回溯數據解釋,不預測未來。)
人生早期金融資產比例太低,但晚期太高,這樣會讓這一生的總財富結果被晚年的投資市場表現決定,所以可以透過借貸讓一生的金融資產比例在一個比較平衡的部位,避免結果主要被晚年的投資市場表現所主導,原文稱之為晚年風險(Last Decade Risk)。
如果人力資本投入可以視為好的負債,購買合適的自用住宅也可以被視為好的負債,那麼分散風險投資下的 ETF 或基金呢?事實上納入個人人力資本評估,有些投資人在生命週期的早期的確可適度增加「投資性負債」,來達到較佳的投資績效。
節目最後也會討論透過槓桿下的生命週期投資。理論上雖然這方法有其可行之處,但在實際執行上可能會遇到一些限制,包括個人心理強韌度的差異、維持槓桿比例的成本、對工作現金流的現值評估、以及與景氣脫鉤的工作性質等。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Two Money Lovers 經濟學不是萬能但有用」,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責任編輯:洪國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