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科學》(Science)新發表的一篇論文,中國16%的大城市每年地層下陷超過10公分,將近半數城市每年下降超過3公分。《紐約時報》指出,這些數字看起來可能很小,但在地層下陷和海平面上升的共同作用下,中國四分之一城市可能降到海平面以下,而且北京更名列情況最嚴重的城市之列。
審閱這篇論文的氣候科學家和土木工程師羅伯特·尼科爾斯(Robert Nicholls)表示,對中國來說這是一個全國性的問題,這也是第一次使用衛星雷達數據同時測量許多城市的下陷情況。這項研究發現,這些中國城市的地層下陷是因為建築物和基礎設施的巨大重量所致,抽取地下水、石油鑽探和煤礦開採也會造成類似結果。因為這些活動都會在留下地底空間,造成周圍的土壤和岩石進一步壓實或坍塌。
這篇論文的作者是華南師範大學的敖祖銳、北京大學的胡曉梅和陶勝利,這些學者以衛星雷達的觀測數據為基礎,測量中國82個主要城市的地表,尤其是2015至2022年間的升降幅度,同時也比對了城市建築物的重量和地下水位的變化情況。《紐時》強調,北京與天津都名列全國下沉速度最快的城市,尤其天津去年的「突發地質災害」導致數千名居民從高樓撤離。當同一片土地的地層下陷速度不同,更會造成地表建築的進一步損害。不過地層下陷的情況並非中國獨有,《紐時》指出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國家,也存在類似的問題。
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的地球物理學家希爾扎伊(Manoochehr Shirzaei)表示,地層下陷是一個被忽視的問題,幾乎任何地方都存在。他批評現有應對氣候變遷的韌性計劃都需要改進,因為它們並未包括地層下限的相關研究。希爾扎伊指出,地層下陷問題仍有待研究,因為這個領域不像海平面上升問題那樣受到重視。中國沿海城市目前約有6%土地低於海平面,如果全球平均海平面在2120年上升87公分,此一比例可能會上升到26%。不過《紐時》也強調,低於海平面並不意味著一座城市的滅亡,畢竟荷蘭大部分領土都在海平面以下,而且還在繼續下沉。
論文作者敖祖銳領導的研究小組表示,由於中國城市人口已超過9億人,即使中國的下沉土地只佔一小部分,也可能對城市生活構成重大威脅。此外,地層下陷已對中國造成每年超過75億元人民幣的損失,如果未來一個世紀有近四分之一的沿海土地低於海平面,而政府又不能及時因應對策,這意味著數億人可能被淹沒的風險。今年2月發表的另一項研究指出,全球約有63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面臨下沉風險,像是印尼首都雅加達的大部分地區已低於海平面;美國有45個州超過44,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也受到地層下陷影響,其中80%的情況與抽取農用地下水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