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我在紐約流浪了半年多,認識一位在NYU大學修讀希伯來語言與希伯來音樂的猶太人Yale Strom。他並於每週一、三、五在52街地鐵拉小提琴;所演奏的曲子全是希伯來音樂。
Yale來自南加州聖地亞哥,祖父母是早年自俄國移民美國的猶太人。直到現在,他的家仍保持猶太人古老傳統習俗。猶太文化對Yale影響很大,他為了收集與猶太有關的資料而自南加州到紐約。
每提到猶太人,提到二次世界大戰的希特勒如何殘殺猶太人的史實,Yale心中憤恨不由而生,對自己民族居無定所的漂泊生活感概頗深。
Yale父母曾對他說:「希伯來語曾經是我們猶太人的語言,《舊約聖經》就是用希伯來語寫的。若要將猶太文化及信仰傳承下去,就必學習逐漸消失的希伯來語。」Yale始終以猶太人為榮,雖然年紀很輕,但卻像像他家人、像《屋頂上提琴手》﹝Fiddler on the Roof﹞的人物,大家手持火把奔跑,目地是點燃猶太傳統文化亮光。
有日,他邀請我到86街附近觀賞猶太人的音樂會。當晚演出除了Yale小提琴演奏外,還有我首次欣賞的猶太宗教儀式音樂與舞蹈。透過當晚的音樂和歌謠,感受到猶太人的快樂與哀愁;以及他們生活裡的憐憫、歡樂、與狂喜等。
優美輕快的旋律,讓當晚整個劇場洋溢獨特文化的氛圍,並蘊藏猶太人濃郁的民俗風。當我看到Yale身穿白色襯衫、繫著黑色領帶、頭頂上戴著黑帽,嘴唇上並多了捲曲的鬍鬚,站在舞台上以希伯來語致詞時,我差點認不出他就是平日在地鐵拉小提琴的Yale。對來自台灣在紐約流浪的我而言、那是很特別並令人難忘的一個音樂會。
當晚,觀眾不多,除了我之外,全是猶太人。整個晚上,像是身處在猶太人部落,我深深感受到猶太文化的強烈宗教傳統。從當晚節目內容,才知猶太人是重視歌謠與故事的民族,當在沒有國家的流亡期間,他們全靠謹守宗教信仰、重視傳統文化,而將民族文化資產代代相傳下來
後來我們再見面,沒想到所談儘是圍繞猶太人的話題。當年25歲的他,像《屋頂上的提琴手》電影的人物泰維、孟特爾、柏奇克、費耶卡等化身。談到在地鐵幾次演奏被警察取締、開罰單,他就像電影中老爸泰維Tevye,為夢再辛苦都堅持走下去。
又要上課又在紐約街頭四處演奏,我問他可曾有壓力?Yale回答是,有過矛盾,但是想到祖先們遭受壓迫屠殺,卻樂觀、自信,甚至是高傲的性格,不覺領悟到有磨難就更懂得珍惜「愛」。他最大的願望,就是想法子以音樂及文字傳承美麗的猶太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