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立委蔡正元在北投文化國小兇殺案發生後,將矛頭指向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支持廢死,綠委段宜康日前先在臉書上反擊、並表達自己的廢死立場,引發不少討論迴響。段宜康今天(1日)再出面強調,台灣仍在執行死刑,但每當刑案發生後,廢死馬上被當作替罪羔羊,若只關注在兇手是否被槍決,反而讓政府擺脫了消弭犯罪的責任。
段宜康說,兩公約國內法化經立院通過、總統簽署後,就是對國內為宣誓要往廢死方向努力,但遺憾的是,每次發生對社會重大傷害的刑事案件,廢死就會馬上被當作替罪羔羊。
重點是悲劇發生的原因 政府是否消弭犯罪
段宜康強調,現在台灣有死刑,前兩年也陸續一波一波執行,在這樣的狀況下,這種令人難過的事件還是一再發生。段認為,如果要為了扼止我們不希望看到的悲劇,死刑的存在顯然不是一個令人安心的方式。段宜康抨擊,要處理的是到底能不能消弭犯罪,但整個政府系統有沒有辦法往這個方向努力。
對於自己支持廢死的立場,段宜康表示,他可以了解被害者家屬的心情,所以很多人質疑如果是他的家人被害時,也很難告訴大家講自己會有怎樣的反應,但如果說法律和制度的存在,只是要滿足社會「一命償一命」想法的話,那現代社會的法律基礎可能就會崩解,回到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社會制度。
段宜康表示,當然了解大家會覺得不平、憤慨、生氣,可是必須再一次強調,「現在有死刑存在,但悲劇還是發生」,所以重點應該放在悲劇發生的原因,是社會防制的努力和能力不足,或者監獄矯正系統能力不足,或者我們其實沒有在這上面花太大的力氣?總不能說悲劇發生後,殺了一個人就了事,然後大家說「好,公平正義得到伸張」,再等下一次的悲劇發生、再來殺一個人。
段宜康也把矛頭指向政府。段表示,政府應該要承擔防制悲劇發生的責任,但若社會的作為若只是著眼在這個人有沒有被判死刑槍決,就等於把政府的失職給放到另一邊去了。只在乎有沒有達到復仇、公平正義的目的,更何況也有兇手抱著「我沒勇氣自殺,但我就是想死」的心態,悲劇仍會不斷循環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