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民觀點:2024歐洲議會選舉─極右翼抬頭與綠色政治及中間自由派的頹勢

2024-06-13 07:10

? 人氣

歐洲議會選舉右翼政黨抬頭。(資料照,AP)

歐洲議會選舉右翼政黨抬頭。(資料照,AP)

6月10日,2024年歐洲議會選舉初步結果揭曉。中右翼的歐洲人民黨黨團維持了第一大黨團的地位,席位基本沒有變化;中左翼的「歐洲社會主義者與進步人士聯盟」雖維持了第二大黨團位置,但席位有所下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而下跌比例最大的,是各國環保主義的綠黨組成的「綠黨/歐洲自由聯盟」黨團,和各國古典自由主義者為主組成的「復興歐洲」黨團。這兩個黨團得票率和議席數下跌均超過30%。而傳統左翼和極左黨團,得票也呈下滑趨勢,只是跌幅較綠黨黨團和自由黨團略小。

而本次選舉席位大幅增加的,是極右翼黨團「認同與民主」,以及其他在歐洲議會暫時無所屬黨團、但政治立場屬極右的歐洲政黨。其中,法國的老牌極右政黨「國民聯盟(原名國民陣線)」拿下法國31.4%的選票和30個歐洲議會席位(法國共81席)。而德國極右政黨「德國選擇黨」也拿到僅次於基民盟的得票率和17個席位。荷蘭的極右政黨也獲得五分之一席位。

此外,波蘭、匈牙利、奧地利等國偏向保守民粹、疑歐主義的政黨,也都在本次歐洲議會選舉中取勝,成為本國在歐洲議會的最大黨。

顯然,極右和右翼民粹黨派,成為本次歐洲議會選舉進取最多的勢力。雖然其得票和席位總數仍無法與主流的中右和中左黨團匹敵,但發展勢頭迅猛,已更具實力和挑戰性。

那麼為何本次大選中極右得票迅猛增長?綠黨和自由黨勢力又為何急劇下跌?本次選舉反映的問題和造成的影響有哪些?

歐洲極右翼的崛起,已持續多年。從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對歐洲經濟的衝擊,到2010年前後難民潮對歐洲各國社會的衝擊,再到後來的俄烏衝突及戰爭,在諸多動盪和危機下,歐洲各國民眾從生存到安全都面臨更大壓力。歐洲社會也因內政外交議題、族群差異等而逐漸撕裂和對立。

而基於極端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排外、反移民、反多元化的極右勢力,就在重重危機下和人們的不安感中,悄然扎根各國社會、博得眾多遭受經濟危機打擊和移民潮衝擊的人們支持。

而且,許多歐洲民眾厭倦了傳統政黨的循規蹈矩、政客的官僚主義,極右和民粹政黨就成了他們的「另類選擇」。

2022年開始的俄烏全面戰爭,導致大量烏克蘭難民湧入西歐,戰爭也讓各國不得不增加軍費開支,物價也迅速上漲。關於是否要對烏克蘭援助、援助多少,以及對俄羅斯的態度,也引發歐盟內部激烈爭議。在動盪的局勢下,本處於邊緣的極右翼更加得勢,利用不安和不滿的民心,兜售自己的「解決方案」,如停止對烏援助、驅逐難民等,得到部分急於擺脫困境的歐盟民眾支持。

2024年6月9日,歐洲議會選舉結果將使歐盟向右轉,並重塑世界最大貿易集團的未來方向。(美聯社)
2024年6月9日,歐洲議會選舉結果將使歐盟向右轉,並重塑世界最大貿易集團的未來方向。(美聯社)

在極右翼攻城略地的同時,是綠黨一系在各國的大敗虧輸。在2019年歐洲議會選舉中躋身第三大黨團的綠黨黨團,本次得票和席位急劇下落。曾經頗受追捧的“綠色政治”波浪迅速退潮。在很多國家地區,「綠色政治」不僅不再成為時髦和「正義」,還成為被厭惡的標籤。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