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發燒中,今年還會更熱!致命高溫成常態,地球將會熱到不宜人居嗎?

2024-06-28 10:11

? 人氣

2024年6月24日。亞特蘭大都會區氣溫飆升,建築工人達倫・特魯 (Daren True) 在喝水。(美聯社)

2024年6月24日。亞特蘭大都會區氣溫飆升,建築工人達倫・特魯 (Daren True) 在喝水。(美聯社)

去年我們經歷了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根據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遷服務(C3S),2023年不僅平均溫度創下自1850年以來的最高溫,去年的「每一天」都較人類社會在工業化之前升溫至少攝氏1度以上,其中約半數時間更超過攝氏1.5度,去年11月還有兩天超過攝氏2度。壞消息是,今年的情況不僅沒有好轉,不少科學家還警告恐怕會再更熱!

根據C3S,今年五月的高溫意味著自1940年以來,全球氣溫已經連續12個月破紀錄;海面溫度則連續14個月創高溫紀錄。該機構副主任勃吉斯(Samantha Burgess)表示,如果我們選擇繼續排放大量溫室氣體,那麼2023年很快地就會看起來是相對涼爽的一年。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24年6月20日。扎麗亞・菲爾茲 (Zariah Fields))在YMCA營地克恩 (Camp Kern)吃一根冰棒。(美聯社)
2024年6月20日。扎麗亞・菲爾茲 (Zariah Fields))在YMCA營地克恩 (Camp Kern)吃一根冰棒。(美聯社)

酷熱的夏天

根據聯合國和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熱浪是全球最致命的氣候災害之ㄧ。儘管確切的數據不好取得,但根據醫學期刊《刺胳針》(Lancet)在2021年發表的一項分析,估計在2000年到2009年之間,全球平均每年有48萬9000人因高溫死亡,其中有四分之一發生在東南亞地區。

《經濟學人》指出,像是《刺胳針》這類的估計,通常是基於「超額死亡」(一段時間內死亡人數比預期的多),這一衡量標準既不完善,而且往往要在事後很久才能得到。此外,要估計由於高溫導致的不致命的傷害則更為困難,尤其在醫療服務匱乏的貧窮國家,更難以估計由高溫造成的損失。

除了影響健康,高溫也會造成經濟損失。根據《刺胳針》去年的分析,高溫會削弱生產力。2022年,全球因高溫而損失4900億工時,相較1991年到2000年的平均增加了近42%;此外,光是東南亞地區的收入就減少了該地區GDP的5%。極端氣候也會對農作物的產量造成嚴重破壞,2022年春季的極度高溫造成印度當年的全國小麥產量減少4.5%。

《經濟學人》指出,高溫通常會惡化人們本來就有的健康問題,像是心臟病、腎臟病和糖尿病等,從而導致死亡。這類威脅尤其集中在老年人、窮人和無家可歸者身上。擁擠的貧民窟、廉價建材的鐵皮屋頂等,都加劇氣溫的飆升。

2024年6月24日。亞特蘭大都會區氣溫飆升,建築工人達倫・特魯 (Daren True) 在喝水。(美聯社)
2024年6月16日。墨西哥韋拉克魯斯州,酷熱難耐,82 歲的瑪格麗塔・薩拉查 (Margarita Salazar)在家中用紙巾擦汗。(美聯社)

《國家報》指出,在歐洲,希臘經歷了有史以來最早的熱浪,該國許多地區氣溫都超過攝氏40度;義大利氣溫即將達到攝氏42度至44度;塞普勒斯熱浪持續一週,部分地區氣溫達到攝氏45度。在亞洲,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對北方大部分地區發布氣溫超過攝氏40度的高溫警報;印度也正經歷自上個月開始的最長熱浪,在該國北部地區,氣溫飆升至攝氏45度以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