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光投資控股於26日舉行第二季股東會,會中選出董事改選名單,並公布營運報告。會後主席,日月光投控營運長吳田玉,發表對2024年的擴廠策略與展望。談話提及海外佈局。
2024景氣看旺,提早建廠派上用場
日月光年報指出,2023年公司營收較2022年衰退13.3%,約為5,819億元。於2022年至2023年期間,需求相對疲弱,業界傾向去庫存;受到地緣政治和通膨因素影響,經濟復甦力道不如預期。但公司從2023年下半年起,觀察到新科技為半導體產業注入活水,在汽車、工控、運算等領域需求陸續回升,因此對2024年抱有樂觀期待。
吳田玉指出,過去生意不好時,日月光便開始買地蓋廠,「等到景氣回升,就可拉生意、加機器」,即時回應客戶需求。他說明,海外布局的3階段,從看法規,到找地、整地,接著建廠,中間曠日費時,日月光覺得建廠的成本低,但是花很多時間,因此總是在景氣循環時,提早開始預備建廠的前置作業。
先前在法說會上,財務長董宏思曾說明,日月光今(2024)年的資本支出將比預期的21億美元增加約10%,主要是受到先進封裝、AI產品測試等產能需求提高的帶動。
逐客戶而居,海外擴廠不排除日本、美國
吳田玉也在股東會上宣布,子公司ISE Labs, Inc.將於7月12日在美國加州佛利蒙市(Fremont)剪綵,新廠主要業務將會是測試高端晶片。此舉更加豐富矽谷中心地的產業鏈完整性,當地為特斯拉的大型製造工廠、台達美國總部所在地。
吳田玉在訪談中更首次透露,未來日月光有意願在日本、美國、墨西哥、馬來西亞等地,建立新廠。他表示,客戶對日月光在海外擴廠的需求一直都在,日月光為配合世界趨勢而評估、規劃,以因應各產業對供應鏈韌性(supply chain resilience)的要求不同。
比如為配合歐洲汽車品牌的電子供應鏈,日月光在馬來西亞、在台灣以外的擴廠行動就非常積極。但在高端晶片的封裝與測試方面,若全部都在台灣生產,那特別運到國外去做封裝就「相對怪怪的」。
問及在美投資,吳田玉提到,就近配合客戶需求以外,稅務相對也是一大誘因。
美祭「免稅」優惠,用長處換長處
吳田玉透露,美國政府在加州,建立了一些「免稅區」,減免區內商品的稅務程序與費用。未來全世界客戶送晶圓到加州,可享有免稅優惠;做完測試以後再寄出,也可不必負擔出口關稅。「我想這很像我們早期的科學園區、楠梓(加工出口區)…美國政府非常幫忙。」他也提到,北美的IP、研發、能量,和華爾街的資金挹注力道非常強勁。
根據加州產業部說明,在免稅區(Foreign-Trade Zone)內,外國製造的產品輸入時,可不必付出美國關稅、規費和相關稅費。而在免稅區的商品出口時,也不必繳納關稅。然而,這項制度並不適用於從免稅區賣到美國國內的商品。
吳田玉認為,這是因為當地政府試圖接軌全世界的半導體產業鏈,因此希望透過日月光等外國企業來借力達力。此舉也幫助公司減少很多到外國設廠,可能面臨的推力。
話鋒一轉,吳田玉也勉勵台灣產業看得更長、更遠。
台灣半導體產業近年搭上AI熱潮,代工大廠紛紛訂單接到手軟。一片榮景中,吳田玉提醒,台灣半導體製造的強項,若要跟全世界長處接軌,應該找到對的合作夥伴,看準生意未來的動向,更加前瞻布局。
責任編輯/周岐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