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振榮:日本半導體能復活,重要的是「共存共榮」

2024-06-25 12:40

? 人氣

日本半導體起死回生,「共存共榮」是關鍵。(美聯社)

日本半導體起死回生,「共存共榮」是關鍵。(美聯社)

日本曾經是全球半導體產業霸主、1980年代掌控高達5成市佔率,不過隨後喪失競爭力、相繼退出。而日本政府近來積極振興半導體產業,除提供補助金邀請台積電(2330)赴日設廠外,還打造晶片國家隊「Rapidus」、目標在北海道量產最先進的2奈米(nm)晶片。而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接受日媒專訪表示,認為日本半導體能夠復活,重要的是「共存共榮」。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日經新聞25日報導,施振榮6月中旬在台灣接受專訪,被問到日本半導體、電子產業能否復活時,回應表示,「我覺得可以。重要的是『共存共榮』。台灣、日本應該匯聚各自的優勢、建構創造價值的雙向關係」。

施振榮:日本半導體材料、製造設備很強

關於日本政府邀請台積電赴日設廠、對台日合作抱持何種期待?施振榮指出,「先進晶片從研發階段就必須跨領域的合作。日本的材料、製造設備非常強。只是日本企業對於向其他公司提供技術轉移抱持消極姿態,傾向於避免承擔風險」。

延伸閱讀:股市創新高,前提是對AI的關鍵假設!看懂Nvidia四大風險,什麼時候股價可能大回檔

關於台灣企業將中國作為主要生產據點,施振榮表示,「AI伺服器等高附加價值產品的生產已回到台灣。近年台灣半導體企業雖前進海外,不過成本仍是台灣最便宜。台灣工廠稼動率、良率高,勞動成本也相對具有競爭力。(台灣以外)唯一有機會的,就是日本。日本過去曾經擁有高產能」。

台積電位於日本熊本縣菊陽町的工廠(熊本一廠)預計今年Q4開始量產,採用28/22奈米、16/12奈米製程技術,月產能為5.5萬片。

台積電於2月6日宣布,將在熊本縣興建第2座工廠(熊本二廠),合併熊本一廠計算、兩座工廠的總投資額預估將超過200億美元。熊本二廠預計2024年底開始興建、目標2027年底開始營運,將切入6/7奈米。台積電熊本一廠、二廠合計月產能預估將達10萬片以上。日本政府已對熊本一廠補助4,760億日圓,且將對台積電熊本二廠最高補助7,320億日圓。

熊本縣知事木村敬5月接受外媒專訪時表示,將積極爭取台積電在熊本縣興建第3座工廠。

另外,由日本官民合作設立的晶圓代工公司Rapidus目標在2027年量產2奈米以下最先進邏輯晶片,位於北海道千歲市的第一座工廠「IIM-1」已在2023年9月動工,試產產線計畫在2025年4月啟用、2027年開始進行量產。日本政府已決定對Rapidus最高補助9,200億日圓。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MoneyDJ,未經同意不得轉載,小標為編輯所加。

責任編輯/郭家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