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新公佈的上半年結婚登記量再創新低,除了已經備受討論的經濟疲軟和人口問題外,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社會始終沒有解決男女地位平等的問題,甚至因此衍生出天價彩禮,以及買房成為「結婚入場券」等怪現象,更造成年輕世代愈加難以走入婚姻,就算官方一再「催婚」也無法扭轉。
今年九月,中國民政部直屬的民政職業大學將招收全國首批「婚姻服務與管理專業」本科生,教授婚姻產業經濟與管理、新媒體傳播等課程;校方強調,是要培養專業的婚介、婚戀產品設計研發人才。
然而,自七月末消息傳出後,該專業卻受到不少網民質疑,在微博上,有人嘲諷此舉「只管開課不管就業」,還有人直言「都沒人結婚」。
中國上半年結婚對數年減49.8萬對
尷尬的是,8月2日中國民政部發布《2024年2季民政統計數據》,似乎呼應了上述網民說法,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結婚登記343萬對,較去年同期減少49.8萬對,降幅達12.7%;相比第一季的196.9萬對,減幅更達25.8%。
此數字更刷新2022年上半年的373.2萬對,創下新低;自2019年以來,中國結婚對數已連續五年低於千萬。
連日來,相關數據引發諸多討論,《界面新聞》星期四 (8月8日)報導中更引述中國人口專家何亞福的分析,認為按往年規律計算,今年全年結婚登記對數或為660萬對,將是1980年以來的最低值。
對於此一變化,接受美國之音訪問的多位分析人士皆指出,除了中國經濟疲軟和當年「計劃生育」留下的種種影響之外,當今中國社會現況下,適婚年齡男女對於婚姻的想像出現一系列變化,也是造成結婚率下降的重要因素。
學者:好工作、有房成中國男性結婚門檻
新加坡政策研究所 (IPS)社會實驗室兼職首席研究員陳恩賜在回覆美國之音的電郵中指出,觀察顯示,經濟實力和資產,已經無可避免地成為華人男性邁入婚姻的門檻。
陳恩賜分析,中國適婚年齡女性,尤其是城市中的女性,只有在潛在伴侶擁有足夠經濟實力,例如一份好工作和一處可用以成家的住宅時,才會選擇結婚。
陳恩賜說,「在越來越多年輕男性無法兩者兼具,或是父母無力資助他們購置房產的情況下,我們預計 (中國)結婚對數將會下降」。
他同時指出,外國配偶或將是中國年輕男女在國內找不到適婚對象時的另一個選擇,男性轉而尋找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對象,而教育程度高的女性也可能尋找擁有更高財力的外籍配偶。
「聘金」成許多男性不堪負荷之重
位於深圳,因議題敏感而不願透露真實姓名的吳先生 (化名)在接受美國之音訪問時同樣指出,據他觀察,當地年輕男性想要結婚的門檻「高得離譜」,其中最令許多人不堪負荷的,是近年來各地持續通膨化的「天價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