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美國廠卡關!在亞利桑那複製台灣經驗,《紐時》細數台積電遭遇哪些挑戰?

2024-08-12 12:24

? 人氣

台積電的亞利桑那廠。(翻攝台積電官網)

台積電的亞利桑那廠。(翻攝台積電官網)

台積電2020年5月宣布在亞利桑那州菲尼克斯郊區建廠,引發了各界關注與期待。這項重大投資被視為一項多方共贏的決定:不僅可以推動美國的先進晶片製造業,也能幫助台積電分散生產風險。但在四年過去之後,台積電卻依舊沒能在亞利桑那量產半導體,《紐約時報》也說,台積電在美國的沙漠地帶複製台灣經驗時,遭遇了比原本預期更多的挑戰。

台積電承諾為亞利桑那廠投入650億美元,今年4月更獲得美國《晶片與科學法》66億美元的補助,因為華府正設法減少對進口晶片的依賴。《紐約時報》指出,台積電在美國建廠能夠實現生產上的多元化,不再只依賴台灣—畢竟中國的地緣政治主張越來越咄咄逼人。不過就算資金到位,要在一片荒漠中複製台積電的成功經驗,顯然比想像中還要困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積電員工溝通與關係處長劉慶煜對《紐時》表示:「我們不斷提醒自己,僅僅因為我們在台灣做得很好,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把台灣的做法帶到這裡來。」《紐時》指出,台積電已打磨出一套非常複雜的生產流程,以便在晶圓上蝕刻出微小的通道,不過文化衝突與工作理念的差異,是台積電面臨的首要問題。

包括高管在內的12名台積電員工表示,台灣的管理方與美國勞工之間的文化衝突,讓雙方都感到沮喪。台積電素以嚴格的工作條件聞名,半夜被召回處理緊急情況並不少見。但這種作法在美國無法得到認同,甚至導致亞利桑那廠的美國僱員決定辭職。目前台積電已經推遲亞利桑那廠的開工日期,預計2025上半年才會開始生產晶片。

除了文化差異,美國政府允諾的資金補助可能也有問題。共和黨總統提名人川普今年6月對《彭博商業週刊》說,台灣搶走了美國的晶片產業,他雖然沒有點名台積電,但批評了美國政府資助台灣公司在美設廠製造晶片的做法。除了政治因素的不確定性,台積電如何在美國建立起供應鏈、如何招募數以千計的工程師與熟練工人,也都必須從頭做起。劉慶煜承認:「在這個地方,很多事情實際上都是從零開始。」

《紐時》指出,台積電在亞利桑納的工廠已是菲尼克斯當地的地標,這些工廠以台南科學園區的台積電廠房為藍本,第一間廠房其實已接近完工並開始試運。在亞利桑那廠的2200名員工之中,約有是從台灣引進,未來更將創造6000個工作機會,台積電最終也會降低台灣員工與本地員工的比例,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狀態。劉慶煜說,這意味著台積電美國廠的人才未來不需要再依賴台灣。

2021年剛從加州大學拿到碩士後,就加入台積電的美國工程師傑佛遜・帕茲(Jefferson Patz)對《紐時》表示,他曾到台積電在台南的廠區接受培訓18個月,近距離觀察台積電同仁的工作方式。他的感想是「天哪,大家工作很努力!」帕茲透露,由於美國廠的建設進度落後,他回到亞利桑那後,與許多人一起被要求參與工作職責以外的差事。但他也承認,「被要求竭盡全力完成最緊迫工作」的做法,並沒有得到所有人的認同。

為了解決資方與勞方之間的緊張關係,台積電特別針對美國廠的管理人員進行溝通培訓。像是有員工抱怨「不必要的會議」,公司便減少了會議的頻率和參加人數。三名亞利桑那廠的台灣員工表示,台積電曾試圖緩解緊張局勢,他們在這裡的工作量也確實沒有台灣那麼大。不過他們也表示,隨著工廠的產能明年進入全力運轉,他們不確定這種比較輕的工作負荷是否能夠持續下去。

雖然台積電在美國遭遇種種挑戰,不過《紐時》也指出,包括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在內的當地學校,已經加強了電機工程方面的教學、培訓與相關投資,部分學校甚至正在建造無塵室,讓學生適應在高度控制的環境中操作,亞利桑那州已有近千人完成了為期兩週的半導體技術人員強化培訓。積極培訓半導體熟練工人的錢德勒-吉爾伯特社區學院院長湯姆・皮爾森(Tom Pearson)對《紐時》表示:「我們正在蛻變成沙漠中的矽谷。」

喜歡這篇文章嗎?

國際中心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