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政黨的外宣策略或許成功地塑造了臺灣「抗中保臺」的形象,贏得了美國和西方國家的支持,讓臺灣看起來像是民主陣營中的先鋒。然而,國際支持的背後,臺灣真的做好了成為「先鋒」的準備?根據國防部的最新數據,志願役士官兵人數持續下降,基層軍事人員的巨大壓力與不滿難道不應該被重視?臺灣要承擔起西方期待對抗北京的重任,難道只取決於人民夠不夠愛臺灣?。
事實上,政治人物不應懷疑不同立場的民眾是否一樣愛臺灣,反而應該理解民眾對戰爭與兩岸關係緊張的不安。政治人物的責任不僅是推動意識形態,更是確保國家穩定、兩岸和平。這需要一種更務實的態度,而非單純依賴宣傳與煽動情緒。如果賴清德總統真正認同中華民國,並對民主體制有信心,在強調中華民國與中國大陸不同的同時,應該根據憲法,思考如何基於中華民國的認同替兩岸找到對話基礎,而不僅是想從憲法中尋找對抗的依據。
過去的113年,中華民國在臺灣經歷了無數風雨,無論是退出聯合國、中美斷交,還是國際社會的孤立,全臺上下總是團結一致,共度難關。如今,臺灣仍然面臨巨大的外部壓力,賴清德總統打算在壓力下,帶領國家走出一條和平穩定的道路,還是訴諸民意、強化意識形態的對立,臺灣是否會更接近兩岸攤牌時刻,就看賴清德總統心中的中華民國跟臺灣之間的關係如何定義了!
*作者為美國德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