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哈戰爭週年》恐怖攻擊論述翻轉,全球譴責以色列大屠殺、反猶聲浪再強化

2024-10-08 20:27

? 人氣

2023年10月21日,德國柏林猶太建築遭到破壞的隔日,一名穆斯林女性舉著海報,上面寫道「穆斯林反對反猶太主義」。(AP)
2023年10月21日,德國柏林猶太建築遭到破壞的隔日,一名穆斯林女性舉著海報,上面寫道「穆斯林反對反猶太主義」。(AP)

1948年以色列建國以來,中東也曾數度窺見和平的前景,但1995年以色列激進份子刺殺時任總理拉賓(Yitzhak Rabin),也敲響了和平的喪鐘。以色列與周圍阿拉伯國家的武裝衝突逐漸成為這個世代的百年戰爭,沒有任何一場戰爭有如此強大的影響力,它撕裂國家,撕裂群體,撕裂家庭,也撕裂個人的良知,簡略太多的所謂「中東情勢」或「以巴情勢」,從未距離和解如此遙遠。以色列電視台每個小時都會提及哈瑪斯屠殺,伴隨詳盡討論以及怵目驚心的影片,攝影師勒瓦茨(Alex Levac)說:「以色列活在10月7日的創傷之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混淆壓迫脈絡 左派興起挺巴反猶浪潮

9月17日黎巴嫩真主黨發生數千起呼叫器爆炸事件,9月27日以色列刺殺真主黨領袖納斯拉勒(Sayyed Hassan Nasrallah),9月30日揮軍黎巴嫩進行空襲與地面攻擊,10月1日伊朗也向以色列發射200枚飛彈報復。這波交火顯示美國外交斡旋影響力有限,而且因為持續向以色列提供軍援而遭受愈來愈多抨擊。另一方面,美國社會普遍認同巴勒斯坦,將挺巴視為種族正義與社會正義的延伸,全球多數(Global Majority,全球非白人人口)也採納此看法,將以巴戰爭詮釋為原住民(巴勒斯坦人)對抗白人殖民壓迫者。

我們身處二次世界大戰以降,最激烈的反猶太浪潮。從美洲到非洲,世界各地有許多年輕人都訴求巴勒斯坦國取代以色列,「以色列殖民主義」逐漸變成猶太復國主義的代稱。就像過去反越戰和反南非種族隔離的浪潮,示威者找到激情的寄託,用以標示他們的理想。他們的焦點在於以色列建國時,75萬巴勒斯坦人被迫流離失所,以及加薩走廊的死傷人數;他們不承認以色列誕生於聯合國大會第181號決議,種族多元,人民是大屠殺倖存者和阿拉伯國家驅逐的難民,而且對於2023年10月7日哈瑪斯恐攻輕描淡寫。

左派反猶太的狂熱令人震驚,美國大學生示威喊出「燒光特拉維夫」口號,納米比亞LGBTQ平權倡議者范瑞南(Omar van Reenen)甚至主張「我們的抗爭與巴勒斯坦人的抗爭交織」,因為他們對於自決的追求呼應「我們對抗殖民主義的歷史」。范瑞南說:「打著中東民主旗號的國家進行種族滅絕,民主就是虛幻的。」

區域戰爭擴及全球,巴勒斯坦人被趕出以色列的災難日(Nakba)等於二戰大屠殺,所有人都變成納粹,所有行動都是種族滅絕。2024年3月,荷蘭首座國家大屠殺博物館(Nationaal Holocaustmuseum)開幕,納粹大屠殺期間,荷蘭四分之三的猶太人口遭到殺害,這是西歐國家當中最高的比例。開幕當天,挺巴示威者聚集在博物館外,高喊「加薩發生大屠殺」。一名5歲女孩經過示威群眾,她是滅絕營受害者的曾孫女,一張巴勒斯坦父親抱著嬰孩遺體的照片被塞到她眼前。荷蘭小女孩與巴勒斯坦嬰兒都被拖入漩渦,這個漩渦將導致更多傷亡,而美國和整個世界似乎都無力阻止。

喜歡這篇文章嗎?

劉俞妗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