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讀大學的中國學生小凡(化名)買到了電影票。她對BBC中文記者說電影喚起了她對疫情的回憶。「(比如)跨年的時候大家視頻,一起尋找壓抑排解的空間。中間穿插了真實的視頻畫面與大事記,比如吹哨人李文亮去世、烏魯木齊大火、烏魯木齊中路。」
她續說,電影談論了她從未在其他院線片上看到的面向,有疫情下的防控政策不當、人的真實心理、情感與排解,而劇中角色在困境求生的心情,「與(中國)現代青年的心理狀態相似」。
台灣影展選片人謝以萱指出,婁燁的作品關注社會現實,並仍持續思考與實踐著身為創作者對人的感性關懷,「當其他同時代的中國電影人可能已經『跨過』(迴避)疫情、好似那幾年發生的事情不復存在,電影與現實發生的事情無涉方為上策時,婁燁絲毫未見閃躲,而是嘗試找到一種藝術性的語言去講述那段經歷。」
https://youtube.com/shorts/4OneaDrHObQ?si=43VjeT5ufDwkfwp3
受疫情啟發的同志電影
涉及LGBT題材的《漂亮朋友》同樣引起共鳴,已獲得今年金馬獎提前公佈的觀眾票選獎最佳影片。
金馬執委會執行長聞天祥在入圍公布記者會上,稱讚此片「踩到了華語同志電影的地板跟天花板」。他指出這部電影以中年男性為主角,打破過往同志電影俊男美女傳統,「呈現出高明的幽默感、開放的態度跟精彩的節奏,讓評審們看了嘆為觀止。」
該片以導演耿軍擅長的荒誕現實喜劇為底,描述小城裡不同性別、性傾向、身份階級的人們,在愛情裡尋找認同。有決意出櫃中年男子,磕磕撞撞尋覓伴侶,遇見了另一名剛失戀的男同志;也有一對女同志伴侶正找一位男同志形婚,設法為雙方家庭帶來個共同的孩子。
耿軍對BBC中文說,電影靈感來自2020年在中國東北老家防疫期間的人際疏離,「我們內心埋上了一層人生沒有經過的陰霾,每個人情緒都非常低落」,因此想寫個能讓人互相理解、讓觀眾感受被擁抱的故事。
故事中的角色都有原型,他有朋友曾因為同志身份挨揍、遠走他鄉,部分人物則取材於2010年他與中國導演趙亮拍攝的中國HIV同志感染者紀錄片《在一起》,當年受訪者中一半有異性戀婚姻、穩定工作,隱藏著身份過活。
「其中一人,當他的家人知道他是同性戀者、愛滋病患的時候都離開了他,只有上大學三年級的女兒理解他。對方告訴我,如果沒有女兒,自己可能就自殺了。」
中國政府雖然未有明令限制同志作為電影題材,但在2017年起禁止網絡影視作品出現同性戀內容。在2021年後,LGBT族群被中國當局逐漸擴大限制。《漂亮朋友》被視為題材敏感,不可能在中國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