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2.0」大幅放鬆人工智慧監管,優先考慮國安與利益:歐洲還能堅持理念多久?

2025-01-30 12:00

? 人氣

美國總統川普。(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美聯社)

「在美國,我們明顯看到對用戶安全的重視正在減弱,」柏林資訊技術智庫Interface的高級政策研究員麗莎·索德(Lisa Soder)說。

隨著人工智慧重新塑造產業和社會,美國與歐盟在如何監管這一技術方面的分歧日益加深。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使得電腦能夠自主完成曾經依賴人類智慧執行的任務。這為個性化醫療服務和解決氣候危機等全球性挑戰提供了巨大機遇,但同時也帶來了重大風險,包括就業崗位流失、技術偏見以及在監控等領域可能發生的濫用。

歐盟正在推出一套全面的人工智慧規則,以確保用戶安全和責任。而美國在川普領導下卻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放寬限制,並賦予科技行業更多影響政策的權力。

索德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川普正在改變美國對人工智慧監管的態度,優先考慮國家安全和行業利益。

科技大佬成為白宮的座上賓

從川普第二任總統的第一天起,他和新政府對科技行業和人工智慧的態度就已經顯而易見。

在他的就職典禮上,特斯拉與SpaceX的執行長馬斯克、OpenAI執行長阿特曼以及Meta執行長祖克柏等科技界億萬富翁坐在緊挨川普家人的第二排。

同一天,川普撤銷了其前任拜登頒布的一項行政命令,取消了拜登政府期間實施的多項人工智慧管理措施和計劃。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川普邀請了OpenAI、軟銀(SoftBank)和甲骨文(Oracle)的執行長到白宮,宣布了他所謂的「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人工智慧基礎設施項目」。在未來四年內,這項名為「星際之門」(Stargate)的超級項目將投資多達5000億美元用於人工智慧基礎設施,包括數據中心。

「所有這些都將在美國完成,」川普向記者表示。

他還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要求在180天內制定一份「人工智慧行動計劃」。該計劃旨在「維持和增強美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主導地位」。

盡管這一政策的細節尚不明確,但普遍預計科技巨頭將獲得更大的自由以開發新型人工智慧技術。這符合川普總體上放松監管的議程,同時可能降低公司在將這些創新融入日常應用時所需承擔的風險責任。

歐盟會堅持「安全優先」嗎?

這種對人工智慧監管的放任態度與大西洋彼岸的歐盟監管環境形成鮮明對比。

去年夏天,歐盟標志性的《人工智慧法案》正式成為法律。其目標是在保護歐盟公民免受人工智慧潛在危害的同時,不抑制創新。為實現這一平衡,《人工智慧法案》根據對用戶基本權利構成的風險,從低到高,對人工智慧系統實施了一系列規則和要求。(相關報導:華爾街日報》中國的DeepSeek如何在AI賽道追趕美國更多文章

嚴格規則的支持者贊揚歐盟的這一方法,認為有必要保護用戶免受技術帶來的風險,但批評者表示,這可能使歐洲公司在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