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連續15年以上沒有發生重大致命航空事故,這令其他國家羡慕不已,也成為其他行業的典範。但私底下,飛行員和航空安全官員知道,美國的好運氣終將有用完的那一天。
上周三晚間,一架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的區域航線客機與一架美國陸軍直升機在空中相撞,兩架飛機上的67人已全部遇難。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傳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這起發生在華盛頓特區附近的墜機事件是美國23年來最嚴重的航空災難,促使官員們關注航空業長期存在的一些更廣泛問題。
長期以來,空中交通管制一直存在人員配備不足的問題。地面和空中危險情況令美國各機場惶惶不安。新冠疫情過後,航空公司掀起了一股招聘熱潮,大量新飛行員入職,他們駕駛特定機型的經驗不足,或者晉升速度過快,引發了航空公司內部對他們經驗水準的擔憂。
「美國和航空旅客們享受了商業航空史上一段最安全的時期,但這起悲劇提醒我們,需要時刻保持警惕,」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簡稱FAA)前首席法律顧問、律師事務所Clyde & Co.合夥人肯・奎因(Ken Quinn)表示。
長期以來,美國的航空安全體系一直被譽為全球黃金標準。官員們多年來都致力於杜絕那些被視為災難性事故前兆的嚴重程度較低的事故。FAA制定的安全程式通常會被其他國際航空機構採用。美國政府人員經常為世界其他地方的事故調查提供技術專長,不僅僅是涉及美國產飛機的事故。
但過去五年來,美國在航空安全方面的聲譽一直面臨壓力,從2019年衣索比亞航空公司(Ethiopian Airlines)一架飛機致命墜毀後FAA對停飛波音(Boeing) 737 MAX的猶豫不決開始。這已經是涉及該機型的第二起事故。FAA是全球最後幾家禁飛MAX的監管機構之一。中國是第一個這樣做的國家。
近期駭人聽聞的一起重大事故是,去年一架新交付的阿拉斯加航空(Alaska Airlines)波音飛機機身側面艙門在飛行途中脫落。這起事件沒有造成人員死亡,但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ational Transportation Safety Board, 簡稱NTSB)很快指出,這起事故本來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在上周三這起事故之前,上一次美國發生客機墜毀事故是在2009年。當時Colgan Air的一架龐巴迪(Bombardier)渦輪螺旋槳飛機在紐約州水牛城附近墜毀,造成49名乘客和機組人員死亡。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混元、文心一言、月之暗面......除了DeepSeek,這些中國AI也值得關注 | 更多文章 )
此次雷根國家機場(Reagan National Airport)附近撞機事件的死亡人數創下自2001年11月墜機事故以來的最高紀錄。當時美國航空的一架飛機從約翰・ 甘迺迪國際機場(John F. Kennedy International)起飛後不久墜毀,造成265人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