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下一個主戰場 輝達、高通都將參戰 科研機構曝美中各自優勢

2025-02-25 18:45

? 人氣

美國CES特展上展示的人形機器人。(資料照,美聯社)

美國CES特展上展示的人形機器人。(資料照,美聯社)

人形機器人市場兵家必爭,研調機構集邦科技指出,人形機器人將成美國和中國較勁新戰場,美國透過晶片打造機器人AI生態圈,中國在關鍵零組件和電池有優勢,未來5年人形機器人將形成區域生態圈,促使在地化生產和產業在地發展。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集邦(TrendForce)24日透過新聞稿分析,目前美國政府主要機器人研發項目包括智慧機器人與自主系統、太空機器人和軍用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由特斯拉(Tesla)、波士頓動力(Boston Dynamics)等廠商主導,主要應用在製造、倉儲、物流領域。

至於中國政府在2021年提出「十四五」規劃,機器人產業為發展重點,陸續發布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等政策,聚焦供應鏈與關鍵零組件自主開發能力。

集邦分析,目前中國在人形機器人整機端,已有宇樹科技、傅利葉智能和優必選等廠商,占機器人整體成本約55%的「運動層」,也有眾多中國廠商布局空心杯馬達、6D力矩感測器、諧波減速機等。

美鎖定關鍵晶片,電池將成為中國重要優勢

此外,中國是全球最大電池生產基地,集邦指出,未來進入人形機器人量產規格制訂、拉高電力的階段,電池將成為中國重要優勢。

美國則積極布局人形機器人關鍵晶片,集邦指出,包括高通(Qualcomm)、輝達(NVIDIA)等大廠,產品涵蓋雲端到終端、運算能力強,另外高階控制器(MCU)也有德州儀器(TI)、亞德諾半導體(ADI)等解決方案,造就美國相對完整的機器人AI生態圈。

比較美中現行人形機器人主要產品技術規格,集邦分析,美國廠商產品因應工廠應用需求,多以負重與續航力見長;中國業者布局多元,提升全身與手部自由度。(相關報導:車載、機器人誰是下個AI新寵兒?CES 2025透露2大重點 黃仁勳「掌上電腦」藏玄機更多文章

集邦指出,從政策重點、產業優勢到企業布局,美國和中國的人形機器人產業各有擅長,預期未來5年人形機器人商用產品,將呈現顯著的價格差異與應用分級,形成區域生態圈,將促使在地化生產和產業在地發展。

責任編輯:許詠翔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作者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