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事法學者曾志平則對近期老兵的「集體維權」表示憂慮。他認為,國家的確需要對傷殘老兵和在特殊年代僅獲得較少安置費的老兵給予照顧,但其他老兵不能一直抱著「政府要對自己負責一輩子」的思想。
官媒《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也是退役軍人,他事發後在微博發文稱,「社會機構用人多向老兵傾斜很重要,老兵個人自強不息,不躺在服役的功勞簿上,而是建立終生奮鬥、進取的思想,尤為重要。」
國有企業大規模變賣,被安置老兵淪為「累贅」
BBC中文電話採訪了多名老兵,他們來自全國多地,但講述的經歷卻大同小異。
90年代服役的李青稱,他在一次訓練中骨折,退役後本來應被安置到「待遇比較好的政府部門」,但最後只去了一個效益很差的國企,幾年後,企業便倒閉了。另一名希望匿名的河南老兵稱,自己的職位當年遭到「關係戶冒名頂替」,因此去了差的單位。
研究中國老兵的美國迪金森學院戴蒙(Neil J. Diamant)教授對BBC中文說,上個世紀80和90年代,中國的很多國有企業在私有化浪潮中被大規模的變賣,而當初被安置到這些企業的退役軍人則被後來的老闆視為累贅,而遭到解僱。
不太依賴技術的常備軍裁撤 退伍軍人很難過渡到平民生活
戴蒙教授認為,現在一些剛退役的士兵也面臨類似情況。「習近平正積極推動解放軍實現現代化並使之更依賴高科技,不太依賴技術的常備軍因此受到裁撤。在強調高等教育和專業技能的市場中,許多退伍軍人很難過渡到平民生活。」
曾志平對BBC中文說,現在的老兵問題和老兵當年在部隊所受的教育也有關係。他認為,雖然軍隊需要有命令與服從的關係,但也需要培養軍人的綜合素質和邏輯能力。
「可能一些人曾覺得,軍隊裏讓人有獨立思想不好管。但在一定程度上,這些人喪失了理想後,你操控他的時候他是你的武器,但他走入社會後,他也會缺少思考和邏輯能力走極端,」曾志平對BBC中文說。
「中國雖然現在有了退役軍人事務部,卻仍缺少一個國家級的退伍軍人組織給予他們發言權,就像美國的《退伍軍人權利法案》(G.I. Bill of Rights)是美國退伍軍人協會推動的,但這些在現在的中國很難實現,」戴蒙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