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私立國中為何一位難求

2025-04-13 05:30

? 人氣

台北市私立延平中學開490個錄取名額,卻吸引高達3800名學生報考。(圖/翻攝自臉書)

台北市私立延平中學開490個錄取名額,卻吸引高達3800名學生報考。(圖/翻攝自臉書)

前幾天討論相當火熱的延平中學,「3800人搶495個名額」錄取率僅13%,「比考台大還難」引起熱論。不止延平,東山、復興、靜心、再興、薇閣、南山也都擠破頭,就連台中私校,衛道、曉明、明道也都趨之若鶩,想想只是國中而已,意即從國小就要開始準備,從小學就要準備升學,於是補習班、衝刺班比比皆是,大多數家長寧願讓小孩將入學考試提前,失去快樂的童年生活,這是什麼現象呢?

台灣在1968年完成年國民義務教育,意即國小畢業不用考試即可升學,初中也改稱國中,這樣台灣人在60年代以後出生的人最基本都是國中畢業以上。

然而經過時代變遷,網路及3C產品盛行,再加上少子化,許多家長愈來愈重視智育,也就是迷信升學主義,會這樣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國中入學普及化的因素,早期國中尚有能力分班,有升學班、普通班、放牛班,現在已沒有「因材施教」,所有程度的學生都分在一起,正面看是不應以成績及智力看人,但事實上反而造成龍蛇雜處,品性善良與不端皆在同一空間上課,有大部分比例功課好的品性不會太差,因為他們有自制能力及專注力在課業上,自然沒有其他時間在玩樂及負面的舉動上。

但功課不好的就不一定了,在台灣流行的宮廟文化,宮廟文化裡亦有幫派及黑勢力參與其中,許多年輕學子,家庭管教上有缺陷的,他們在經濟上也難以負擔,自然而然直接就讀當地學校,也因為免試,九年一貫,因此有一點經濟實力的家庭皆不想讓小孩接觸到這些人群,尢其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容易血氣方剛,再加上去年新北的國中生帶刀殺人致死的憾事,更導致家長寧願花錢縮短小孩的自由時光,讓他們進入已經被整體社會篩選過品德、紀律的管理理念讓家長放心的私立國中。

當然這與當初義務教育的初衷也許背道而馳,但隨著台灣只重升學、不重品德的結果,這樣的發展一點也不意外。

當然政府在國民中學的管理顯然要負最大的責任,沒有將公立國中品質提升,沒有注重及培養品格教育、縮小城鄉資源差距、推動適性教育輔導,這樣私中每年擠破頭的畫面只會屢見不鮮。

政府在教改的同時,不是只將課綱修改,將中華文化慢慢移除,更重要的是如何能讓所有學齡的孩子皆能快樂學習,家長能放心將孩子交給政府所成立的學校,應以教育多元發展與家長選擇權為核心,尊重私校的辦學自主權,不然台灣基礎教育將永遠出現失衡,甚至失序。(相關報導:私校一級戰區不只雙北!台中「衛曉明」擠破頭,內行曬數據:校排前250手握一中門票更多文章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作者為金融業資深經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