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安觀點:「韓流」是如何變成「政治海嘯」的?

2018-10-22 06:40

? 人氣

週日下午三、四點,愛河碼頭一帶遊客稀少,好幾家河畔咖啡店都歇業中。2個晚上,分別去高雄海鮮粥和牛肉小吃名店。幾年前去大多客滿,但這次兩家店都只有5、6成的上座率。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雖然驚鴻一瞥,但也高雄經濟狀況現實、直覺的對比。

台灣地方政府施政最近幾十年來,都掉入公共「建設」陷阱。南部城市的交通、醫院、教育設施確實需要大力建設發展,彌补南北差距。然而,其它大型的公共設施真的有需要嗎?巨額資金的投入(不一定是地方政府舉債,有的是中央全額支持),只讓承包商、建材物料商和外勞獲益,當地的整體經濟並未受到明顯助益。高雄就是一個代表。

有全球最大單一屋頂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未來營運起來,會有足夠的藝文演出活動,以及觀眾的支撐嗎?還是淪為又一個故宮南院命運?未來若年年虧損,錢從哪裡來?

雖然陳菊主政高雄,民意支持度很高,陳其邁從政風評不錯,連韓國瑜都稱他「溫文儒雅」,但在城市建設進步,與百姓經濟利益倒退的反差和對比之下,高雄人開始選擇改變,把希望傾注韓國瑜身上。

20181017-SMG0034-E01_高雄14-陳其邁(蘇仲泓攝) + 韓國瑜(陳明仁攝)
民進黨高雄市長參選人陳其邁(資料照,蘇仲泓攝)+國民黨高雄市長參選人韓國瑜(資料照,陳明仁攝)。

韓國瑜當下,和柯文哲2014年帶來的「政治海嘯」現象,藍、綠傳統政治人物都沒有看透,其中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來自全球化後,衍生在年輕世代、勞工階層,甚至中產階級,普遍的「憤怒」心裡和情緒。

全球化在40年內,世界商品和服務的輸出量翻了四倍,但也造成嚴重的財富分配問題,經濟不平等極度加劇。經濟增長的好處主要流向了擁有資本的富人,和受過良好教育的高階資本代理人。

台灣也是一樣,年輕人不僅面臨現實的生存窘境,而且對未來喪失期待,靠自身努力進行階級流動,已經不可能。農民和勞工的權益受到貿易自由化和外來勞工的衝擊。中產階級,除非在台灣領先國際的行業(如高科技產業),一般低附加價值製造業,隨著工廠的轉移到其他低成本國家,他們工作機會也逐漸被取代了。

台灣的這種「憤怒」,2014年發力為強力反中的太陽花反服貿運動;又在14年縣市九合一選舉,和16年總統、立委選舉中,把「氣」全出在國民黨身上,把國民黨打倒、打趴。

綠色執政後,黨產會清算國民黨黨產、促轉會「練肖話」搞東廠、馬英九洩密案被判有罪、三中案被起訴。大多數人民已不再對國民黨「有氣」,而是將「憤怒」的目標從國民黨、馬英九、中共,轉移到執政的民進黨身上。

當年,民進黨利用這種「憤怒」心理,融合228、白色恐怖、威權統治、統獨等因素,打倒它的競爭者國民黨,卻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這種情緒所為何來?也就是無法真正面對和解決經濟不平等問題,憤怒依舊。

台灣人的「憤怒」,已經對國民黨沒有興趣,因為它已經「趴」在地上,而轉向擁有絕對權力的民進黨,迎面撲去。

韓國瑜、柯文哲就是為「憤怒」找到出口的人,然後形成「海嘯」式的民意,橫衝直撞,誰阻攔誰就會被他們的「義勇軍」摧毀(甚至非理性的)。

研究旗津搞免稅區,開賭場;整形、治癌症150美元;誰為高雄創造工作就業機會,他願捨身陪睡一晚。就算韓國瑜的這些主張再無稽、失準,或不高級,但都應和、調劑人們心中的「憤怒」,也沒有人願意理性探討是非對錯,他們只要求改變。

現在的反綠民意「海嘯」的主流根本不是軍公教、國民黨、共產黨。而是全球化之下多數台灣人集體失落感、苦悶和憤怒,一定要認清對症下藥。

否則抓再多假新聞、告小編和誇張偏執的留言網友,都沒有用。只會火上澆油,讓憤怒之火越燒越旺。

*作者為專欄作家,資深媒體人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90

喜歡這篇文章嗎?

韋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