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伊朗與聯合國5個常任理事國代表加上德國的「P5+1」集團完成核談判,願意限縮對核原料的使用,換取西方列強解除對其的經濟制裁,這是現任伊朗務實派總統魯哈尼(Hassan Rouhani)當選以來的重要政績。
伊朗過去曾經富裕,前總理摩薩台(Mohammad Mosaddegh)曾推動石油的國有化,但美國中央情報局發動政變,扶植巴勒維(Mohammad Reza Pahlavi)國王奪權。巴勒維及其親信靠著貪污從石油中牟利,且為對抗伊朗嚴重的通膨,實施了不當的緊縮政策,最終造就1979年的伊斯蘭革命,伊朗自此接受領導人何梅尼(Ruhollah Khomeini)開創的神權統治,經濟則一路走向下坡。
在1970年代,伊朗的經濟水準一度媲美亞洲四小龍的南韓與台灣,但30年過去,亞洲經濟體已然壯碩,伊朗仍原地徘徊。
成長後勢看俏
伊朗這次與「P5+1」集團在維也納簽訂的協議,除了政治上核武的疑慮可能消除外,經濟上則聚焦於石油禁運的解除如何影響油價,以及外資是否可能因為伊朗市場進一步開放而大舉入場。
分析師預估,經濟制裁的放寬將有助於大幅提升伊朗的出口、私人投資,降低財政赤字並減少一直為人詬病的黑市換匯問題,但一切得等到伊朗的核協議完全實行,約需耗時12至18個月,到那時候伊朗的整體經濟才能真正受惠。
國際金融協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IIF)的報告指出,根據合約內容,伊朗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將大受激勵,從2015-16年的3%增至2016-17的6%。
但在伊朗後勢看俏之前,這份協議還得先通過美國國會的審議,目前更傳出共和黨議員可能阻止這項協議的通過,同時,這份協議附帶伊朗的擔保條件──接受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對其核能設施的查驗,若有違背之處,制裁將會重新生效。
投資銀行復興資本(Renaissance Capital)首席經濟學家羅伯森(Charles Robertson)預測:「美國國會若順利通過該協議,伊朗也會盡快通過核子設施的驗證程序,到了伊朗波斯歷法的下一年時(2016年3月),西方國家對伊朗的有關制裁都將撤銷,外國投資人已經等不及到伊朗為了這樣的局面做準備。」
但實際上,核子協議達成之前,伊朗的經濟就已表現強勁的恢復力道,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資料,受惠於國外投資和國內消費的力道增強,伊朗2015年的GDP成長將比當初預期高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