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的大廳,有一個機器人Pepper,提供病患第一線的諮詢服務。例如,一位罹患乳癌的蔡小姐,每次回診都可以先跟機器人溝通,熟悉治療計畫和每一個復健動作。
中和紀念醫院代理院長侯明鋒說:「機器人對病人的協助有兩種,一種是病情,另一種是心情。每一個人的病情都是很隱私的,機器人可以提供即時和周全的服務,例如乳癌新藥的藥效和臨床數據等等,讓病人很安心。這是智能醫院的基本配備。」
治療必須個人化,但是療程和設備不一定要個人化,這正是智能醫院迷人之處。X片等影像數位化並貯存在雲端,透過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演算,讓醫病之間更能掌握病情。
高雄醫學大學斥資二十五億元,在高雄捷運南岡山站打造南台灣第一座智能醫院,預定二○二一年啟用營運,提供一般急性病床三五○床、三十一個醫療科、七個醫療中心,並在骨科和復健科率先引進「AI復健機器人」,以穿戴裝置協助病人復健,並記下每一次的復健數據,預測下一個復健進度和需求,減輕醫護人員的行政負荷。
侯明鋒說,高醫岡山醫院將串聯路竹科學園區發展尖端醫療,成為創新科技儀器示範教育中心。而智能醫院可以把聰明的決策流程帶進醫療體系,包括配藥採取「自動化倉儲」模式,縮短作業流程,並降低藥品針劑汙染及給藥錯誤風險。透過科技和智能,建立以病人為中心的全人整合照護醫療系統。
智能醫院的功能不只是看病,還可以結合日照和長照,以醫院為核心,透過遠端監測等功能,強化對小孩和老人的照顧。侯明鋒說,高醫利用大同國小的閒置校舍,成立「大同福樂學堂」,這是社區型的老人日間照護中心,並提供有氧韻律等課程,結果班班爆滿,一年吸引兩萬多人次的長者上課。未來岡山醫院也會有日照和長照的功能。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