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停!現在純粹談課綱

2015-08-05 05:30

? 人氣

教育部前反課綱現場。(余志偉攝)

教育部前反課綱現場。(余志偉攝)

口水噴來噴去,卻都沒有討論到課綱本質問題,以下將用五點來討論這次課綱的爭議,以及歷史跟教育該怎麼辦?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1.專業的問題專業解決?

有人質疑高中生的專業素養,先不討論高中生是否有足夠專業,光看這次課綱微調的委員組成,請問歷史科的修訂有尊重專業嗎?而且事先有廣納專業老師的聲音,並且包容多元的觀點嗎?

2.愛國教育,世界皆然?

有一種說法認為:「愛國教育是民主國家常見之事,美國也是。」先不論美國的種族組成與地方的自主性,還有美國歷史曾經出現的教育爭議,美國愛國的對象毫無疑問的就是美國。

請問對於台灣而言,愛「國」教育中的國家,究竟是哪一國?兩岸之間的關係,一直處於非常微妙的狀態,所以歷史是否應該中立,讓下一代去多元思考,選擇自己要的未來呢?

3.歷史應該按照時間脈絡,而非主題?

學習歷史的目的,應該是鑑古知今,反思歷史事件,換句話說,歷史是應該被討論的,被學生與老師一起討論的,而大致按照時間先後的主題式教學方式,其實是更能夠包容討論的,社會科中的歷史與公民科目必須不斷地被討論與反思,而非照本宣科,因為沒有學生喜歡老師是教育機器。

歷史科的課堂討論,可以試著去讓人身歷其境,例如:若你是當年稱霸歐洲的拿破崙,你是否會選擇攻打俄國?或者,若你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歐洲各國,你是否會選擇姑息希特勒的野心?當然歷史的結果是明確的,但是讀歷史的目標不就是要從經驗記取教訓嗎?如果只是背下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應付大大小小的考試,有何意義嗎?

4.歷史除了台灣與中國,還有什麼?

常常有人說要培養國際觀,然而在歷史課程中,整天都卡在台灣與中國的交流與關係上,坦白來說,確實不可抹滅兩岸之間的特殊性,但是若不要當井底之蛙,是不是該從世界的角度來看台灣,再思考台灣未來該向哪裡去嗎?同時,有人試著去了解過台灣邦交國的歷史嗎?有人去關心台灣的鄰國,如日本、韓國與東南亞各國的歷史嗎?

5.政府,教育還有更重要的事!

不論今天的政府是哪個黨派,與其整天不斷「調整」課綱,不如正視台灣技術人才的長期短缺、教學方式的僵化、性教育的過度保守、毒品氾濫的問題,以及考試壓力下教育品質的不良等議題。教育會影響經濟,會影響社會,也會影響到台灣的國際定位和發展。

*作者為透過文字傳達教育理念的工作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