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世代出陣》從臺灣人口結構變遷看「年輕世代」的政治影響力

2018-11-10 06:20

? 人氣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20-45歲的「年輕人」(青壯世代)已占總公民人數的45.9%

在探討這個議題前,我們得先定義「哪個年齡層段的群體是本篇所要討論的『年輕人』?」答案是20~44歲的「青壯世代」。根據中華民國的法律,20歲以上的中華民國公民才具有投票權,想當然爾20歲是討論投票行為的年齡下限。另一方面,出生於民國60年代(六年級生)現階段約40多歲左右的臺灣人,屬於「戰後嬰兒潮第二代」,配合人口金字塔圖以五齡段為基礎,44歲(未滿45)是本篇界定年輕人的上限。這個分界對於往後的分析至關重要。

相信大家都聽過「戰後嬰兒潮」(baby boom)一詞,指的是在二次大戰後(1946~1965)20年間出生率大幅度提昇的現象。依據內政部所公布的統計資料,民國38年起,臺灣地區(含金馬)年出生人口劇增突破30萬人大關,隨後年出生人數一路向上攀爬至42萬人,直到民國56年出生人數才明顯回落至37萬人,隨後幾年在36萬至39萬間徘徊(圖一)。

20181109-資料來源:內政部戶政司人口統計資料庫〈出生數及粗出生率〉、筆者自行整理繪製。
資料來源:內政部戶政司人口統計資料庫〈出生數及粗出生率〉、筆者自行整理繪製。

另一波人口增長高峰期始於民國65年,戰後嬰兒潮世代正好邁入成家生子的階段,更適逢傳統龍年,生育率大增。「戰後嬰兒潮第二代」出生高峰持續到民國86年,20年間出生人口皆保持在30萬人以上。今(107)年11月24日是九合一大選的投票日,回頭推算具有投票權、年齡段位於20~44歲的青壯年人口,即出生於民國63~87年間,恰巧與推動第二次臺灣人口大幅成長的「戰後嬰兒潮第二代」重疊。

值得注意的是,接續在「戰後嬰兒潮第二代」的後一代(民國87年之後),除了大量千禧寶寶的出生得以站回30萬人以外,新生兒數目呈現斷崖式的下跌,或許這就是形成「年輕人很少」的刻板印象來源。在2000年後出生的這批新生兒,縱使人口數大幅減少,不過至今年齡最大不過18歲,本來就尚未具有投票權,對選舉的直接影響力可說微乎其微。

從過去「e世代」、「千禧世代」,到近來的「崩世代」、「厭世代」、「壓力世代」等描述年輕人的形容詞來看,這些標籤不外乎就是在強調世代差異。而年輕世代與上一代不同的成長背景與生活經驗,造成兩個世代思維模式與價值判斷的徹底質變。目前「戰後嬰兒潮第二代」已全數擁有合法投票權利,在政治上被歸類為「年輕人」的行為群體,到底具有何等的政治能量呢?

現在,本文欲回答第一個變量產生的問題,到底「年輕人」是多是少?

依據內政部〈現住人口數按性別及單一分齡〉的資料(更新至民國107年8月),全國範圍內20~44歲青壯年人口有882萬0819人,45歲以上中老年人口有1030萬0463人,兩者相除後(20~44歲人口/45歲以上人口)為45.9%。本文指稱的「戰後嬰兒潮第二代」,雖然僅僅25個年齡數,但人口數卻已經達到45歲以上中老年人口的八成五。究竟年輕人是多是少?就讓大家自由心證吧。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