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9日公布第3季經濟成長率,壞消息是不到7%,未能「保7」;好消息是數字6.9%,至少沒有硬著陸,接下去就看第4季才能確定全年是否能「保7」。但中國保7難則台灣難保1。
北京早已承認經濟要進入「新常態」,不再可能維持過去的兩位數高成長,但「新常態」的數字則一再下降。去年的目標,中國國務院是說「7.5%左右上下一點都可以」,最後是全年成長率7.4%,算是創24年來的新低。今年經濟則進一步放緩,目標降成「保7」,中國上半年經濟成長率為7%,第3季的6.9%則是金融海嘯之後單季最低成長率。
雖然外資不斷質疑中國的經濟數據的真實性,官方的7%成長率,外資推估實際成長率應該在5%左右而已,不過,在相同基準下比較,官方第3季數字是6.9%,至少讓外界安心一下,中國經濟尚未慘到硬著陸;但對中國經濟是否已到谷底即將反彈,就要看第4季的數據了。中國的財政政策在年中才有較大幅度的出台,一般財政政策效果會落後1-2季,如果其財政政策能在第4季顯現效益,中國經濟有可能止跌回升。
中國以外的主要經濟體,表現亦令人憂慮。歐洲稍有增長,但難扮演全球經濟引擎角色;新興市場則因中國因素齊步走緩,日本第3季再陷衰退。今年以來經濟表現一支獨秀的美國,第2季實現3.7%的強勁成長,但美國不可能在其它經濟體走衰之際持續強勁,近來美國的經濟數據已較預期差,悲觀者預期美國的經濟成長率可能會降到1%。這種情況讓英國《金融時報》提出一個問題「中美打噴嚏,世界經濟怎麽辦?」
這種世道下,台灣經濟當然只能悲鳴。出口連續8個月衰退,近4個月衰退幅度都是兩位數,負面效應逐漸傳遞到就業與內需市場。中美是台灣兩個最重要的出口市場,中美經濟如同時走弱,台灣的壓力確實大。中國如保7難,台灣也難保1,今年經濟成長率已難在1%以上了。
官方說預估明年第1季經濟情勢可好轉,不過,還得看看中國經濟何時能上揚,及美國下滑幅度的大小。更重要的是台灣還有其它本身的問題存在,讓人對明年的經濟情勢更保守以對─包括產業競爭力下降、經貿邊緣化、房市衰退、投資減少等經濟面問題,及大選帶來的震盪與空窗期、政策不確定等政治問題,明年能否如願、如預期的復甦上揚,仍待觀察。
行政院從7月開始,已提出提振經濟的對策,坦白說,看不太出來能產生多少提振效果。經濟嚴重受挫的非洲尚比亞,執政者擺明了對經濟困境束手無策,總統乾脆在18日舉行全國禱告會祈求經濟復甦─行政院如果對經濟下滑難有解方,哎,或許乾脆去搞個全國禱告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