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政府日前宣佈,將在欣克利角興建該國近20年首座新核電廠(即Hinkley Point C),這也是習近平此行訪英的重頭戲之一,因為這座核電廠將由中法共同合建。然而英國是老牌核武強國,在民用核能發電上也曾居於世界領先地位,如今卻要讓中國來建造英國本土的核能發電設施,中資在營運後甚至可以拿到約4成股權。
這是怎麼回事?
欣克利角C:西方首座中國核電廠
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George Osborne)先前出訪中國時,曾表示英國既有的核電廠均已十分老舊,火力發電廠也將在10年後退休,因此期待欣克利角核電廠能「再度點亮英國街燈」,英中兩國也將互相投資核能工業,中資對英國核電廠持股甚可達100%。據資料顯示,核能在英國提供了5分之1的電量,4萬個工作機會,在2023年後,英國將並逐步淘汰落後核能技術。
欣克利角核電廠的總預算高達245億英鎊(約合新台幣1.2兆,但英國僅出資其中1千億),原本承接的法國電力集團(EDF)無法獨力承擔,因此積極尋找合作夥伴。面對迅速崛起的中國,除了資金、人力充足,其大量興建核電廠取得的相關經驗,似乎是英國與法國的理想選擇之一。
不過中國進軍英國核電市場也引起各方議論,由中資來興建欣克利角核電廠,除了讓英國在野黨和媒體懷疑對英國可能造成威脅,若技術層面也由中方掌控,那麼核電廠就像是中國手裡的棋子,讓如此重要的基礎建設幾乎完全操在他人之手。
70年興衰:英國核能工業史
英國曾經在核能科技上獨領風騷,三位英國科學家湯姆森(JJ Thomson)、拉塞福(Ernest Rutherford)、查德威克(James Chadwick)先後發現電子、原子核、中子這些系列發現,構成經典原子結構理論,成為現代物理學的基礎。二戰期間,英國就在研發原子彈,1946年在哈威爾(Harwell)成立原子研究中心,都奠定了未來英國核電廠的發展基礎。
英國民生用核能也走在最前端。1953年,全世界第一個核電廠在英國的溫斯喬(Windscale)啟用,1號機組在1956年正式運作,並投入商運,容量為6萬千瓦。雖然隔了一年發生溫斯喬火災,英國和北歐數百英里遭核輻射波及,但這並沒有減損英國投入核電發展的腳程。進入60年代,英國建造了7座核電廠,共有14個反應堆,可以生產出480萬千瓦。
英國在接下來十幾年都不斷改良、研發核電工程,整合核電產業,在當時是全世界少數的核電大國,配合不斷成立的核能研究中心,技術與人才養成都堪稱品質保證。在核聚變研究、原型快堆(PFR)、核燃料循環等等領域,英國都有獨到的技術跟經驗,整個核能工業體系都十分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