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山專欄:蔡英文苟不利投資 又怎能救臺灣經濟

2018-12-12 07:10

? 人氣

驅趕資金出走誠有餘 激勵投資臺灣卻無門

如此作假編造的「真白七」說法,蔡英文濫用總統權位創導的「滔天假新聞」,豈不就是近日內政部修法「箝制新聞自由」惡律的天字第一號「現行犯」呢?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民進黨大敗選之後,猶還持續加力推動的剛性「最低工資法」,以及其他關於更加胡亂無度「將公權力污手濫用伸入民間私經濟部門」的嚴苛勞動檢查法規,以至於稍早之前「社團法人法」、「公司法修正案」等,根本斥拒「投資營運臺灣」的嚴重「違逆自由市場法則」的惡法鄙律,在在苟不利於投資營運臺灣的提振,甚至於將因為這些,違反民間部門私經濟自主權的,足可以更嚴厲驅趕社會資金及企業家精神大出走的這些些惡行苛政,還怎能稱得上是要「拚經濟救臺灣」?

20180531-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教授夏曉鵑(左2)31日召開「新經濟移民法攏係假,新友善移民法才係真」記者會。(顏麟宇攝)
20180531-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教授夏曉鵑(左2)31日召開「新經濟移民法攏係假,新友善移民法才係真」記者會。(顏麟宇攝)

促進投資營運臺灣的虛浮膨脹論述

最近有兩項被虛浮膨脹說是能夠有效促進大投資營運臺灣的「新經濟移民法」,以及「鼓勵台商回流投資」措施,前者最大可能作用,或許會有局部性裨助於漸進式補充「產業工業缺工/缺體力操作工」所需,但由於設有相當高度嚴苛框限,直接效益當然大打折扣;乃至近月來高分貝強力推動「台商回流投資」激勵措施,也同樣,都祇能做為真正「促投資救經濟」大計方案的畫框作用,或聊備一格充當搭配插花作用的旁枝離葉罷了,更是無助於臺灣經濟的務實振興復甦之用。

倘若要用這三兩項沒有份量、沒有權重價值的誇張行動,就想有效添補既往二十年來年年加速度衰頹的投資劣勢缺口,根本是小螳臂擋大車之無謂計倆,絕無有能見度績效之可能。

臺商回流臺灣投資營運既非必須亦非必要

最近經濟部高分貝宣稱,有65家臺商受中美貿易戰爭影響有意「鮭魚返鄉」回流臺灣投資營運。這次經濟部所釋放的,究竟是「真訊息」還是「假訊息」?是值得社會大眾論證與辨證的重要當前議題。

關於今天臺商「鮭魚返鄉」回流臺灣投資營運,必須兩個前提條件俱足情況下,才有可能成為值得正視的「真訊息」「真議題」:首先必須是,中美貿易戰的確已經危害到臺商在中國大陸的生存與發展,致其非要立即外移它遷,而且是非要遷回臺灣,已無其他任何可行選擇餘地不可之下,乃有其可能;其次一個重點是,必須是目前臺灣投資營運環境條件,已然遠優於中國大陸,且外銷出口市場機會,亦無一不遠優於留駐中國大陸時,則「鮭魚返鄉」回流臺灣投資營運,勢所必要,亦勢在必行。

20180531-總統蔡英文、總統府祕書長陳菊、行政院長賴清德與促轉會主委黃煌雄31日出席「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布達暨揭牌典禮」。(取自總統府)
20180531-總統蔡英文、總統府祕書長陳菊、行政院長賴清德與促轉會主委黃煌雄31日出席「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布達暨揭牌典禮」。(取自總統府)

五缺障礙與轉型正義政策讓來臺投資廠商卻步

事實上,中美貿易戰第一波「關稅壁壘戰爭」,對中美兩國是個「兩敗俱傷」格局,中國經濟受損程度有限,祇見皮肉之傷,對大陸臺商影響有限,根本不到立即外移它遷之必要程度,今天所以會有回流投資營運之動議的「極少數」臺商,不是因為美中貿易戰衝擊,而是因為在中國「環保標準」「租稅成本承擔能力」「勞動力成本占比競爭力」「內需市場拓展力與競爭力」等方面有所投資失策或者經營挫折失敗廠商,倘若這類型廠商真正想要「鮭魚返鄉」回流臺灣投資營運,其結果,往往並不會真正給臺灣經濟社會帶來什麼正向、升級進步的積極貢獻,甚至於更不一定都會是「臺灣社會應該/必須表示熱烈歡迎的對象」;更何況,直到主政的執政黨大敗選之後,肇致臺灣投資營運莫大障礙「五缺問題」背後,所有肇致「違逆市場機制法則」的種種非法倒行逆施之所謂「轉型正義政策」,竟然並未成為敗選咎責的重點議題,亦毫無「髮夾彎」翻轉變革的「意願表示」。

臺灣面對前瞻性未來的「最沉悶之痛」

此即代表,在未來13個月的蔡英文看守政權期間,對於阻礙「國際來臺投資」以及「歡迎臺商回流投資」的壁壘障礙,根本沒有意願、沒有積極作為予以排除,則整體臺灣投資吸引力與對外競爭力的骨幹支撐量與能,都還是必然會繼續「欠缺中」。

面對國際環境波譎雲詭挑戰,國內全面投資欠缺不足失速的「臺灣經濟大危機」,在一心一意「祇顧政治罔顧民生」「要選票又愛鈔票」的超級獨裁蔡英文政府,卻在所剩無多的斷腳治國期間,勢必然更加無能無力無法以激勵提振或挽救下,將是當下臺灣經濟社會面對未來前瞻性發展的「最沉悶之痛」!

*作者為財團法人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建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