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改革開放40年》領導人姓名、黨的領導、意識形態、政治改革……中共黨報「口頭禪」裡的中國政治變遷

2018-12-18 08:10

? 人氣

然而,突然發生在社會主義國家波蘭的團結工會事件,卻給中共黨內保守勢力帶來了阻礙政改的借口,鄧的領導制度改革設想還未展開便偃旗息鼓。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政治改革重新進入中國領導層視線是在1986年。鄧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上說,改革應包括政治體制的改革。「只搞經濟體制改革,不搞政治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也搞不通。」

正是這樣的基調下,時任國務院總理趙紫陽組建中央政治體制改革研討小組,就黨政分開、下放權力等問題進行研究。1987年10月,《政治體制改革總體設想》獲十二屆七中全會通過。這一年,「政治體制改革」在《人民日報》上的出現次數達到巔峰。

歷史彷彿與中國開了一個玩笑,1989年六四事件爆發後,這場雄心勃勃的改革計劃徹底終止。

在隨後的20餘年時間裏,「政治體制改革」的字眼雖仍時不時出現在黨代會等重要場合,但再也未能像80年代的政改一樣引起強烈反響。

「市場經濟」意識形態的糾結

.

政改夭折,經濟改革也並不輕鬆。80年代的市場化改革引發相當一批保守人士質疑,中國是否已偏離了馬克思設想的社會主義道路。在毛澤東時代,人們普遍認為市場經濟是資本主義成分。

直到1979年11月,鄧小平在會見外賓時說,「社會主義為什麼不可以搞市場經濟,這個不能說是資本主義。我們是計劃經濟為主,也結合市場經濟,但這是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

儘管如此,「市場經濟」並未立刻在《人民日報》上嶄露頭角,而是被用「商品經濟」這一更委婉的提法替代。

1992年鄧小平南巡後,中共十四大會議將「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明確為中國經濟改革目標。「市場經濟」由此在黨報中大幅出現。

.

與火熱的「市場經濟」形成對比的,是日漸冷落的「共產主義」一詞。

中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將社會主義寫入《憲法》的國家。根據俄國政治家列寧的理論,社會主義是走向共產主義的過渡階段,但改革開放後,中國共產黨顯然不想再考慮過於遙遠的、要解放全人類的「共產主義使命」。

早在80年代中期,圍繞是否將「以共產主義思想為核心的精神文明」寫入黨的決議,時任中共總書記的 胡耀邦與黨內保守派曾發生爭議

1986年8月,胡耀邦在一次會議上說,「全國人民怎麼能以共產主義思想為核心?四項基本原則是實際工作中要貫徹的,不能天天唸經的樣子去講,那就解放不了思想。」

此後,中國當局對共產主義的提法越來越少,在需要強調意識形態時,很多時候只提社會主義。

「輿論監督」公共輿論場的博弈

.

伴隨改革開放後經濟增長的,是中國民眾要求參與政治與社會事務的意識。中國《憲法》規定中國公民享有監督權,但批評人士認為,現實中履行這一權利異常艱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