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全球結核病死亡率25年來下降過半,台灣防治仍需努力

2015-10-29 17:25

? 人氣

世界衛生組織(WHO)28日發布報告指出,全球對抗結核病(tuberculosis,TB)的努力顯然已經得到回報,與1990年水平相比較,2015年全球結核病死亡率下降過半。不過專家提醒,結核病造成的全球健康風險仍不可輕忽。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2015年全球結核病報告》(Global tuberculosis report 2015)指出,絕大多數應對結核病的進展出現在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MDG)提出的2000年後,過去15年中,有效的結核病診斷與治療共挽救4300萬人的生命,全球結核病發病率下降18%,平均每年下降1.5%。千禧年發展目標中,到2015年遏制並開始扭轉結核病發病率的具體目標已在全球範圍內實現。

結核病防治(衛福部)
結核病防治(衛福部)

台灣每年病例超過萬人

在台灣,每年通報的結核病確診病例超過萬人,死亡的人數也在千人之譜,是當前所有傳染疾病中,最嚴重的一種。2012年台灣共有12338結核病例(每10萬人53例),新增病例治癒率約70.4%,低於世衛的85%標準。

世衛全球結核病計劃負責人拉維留內(Mario Raviglione)說:「儘管取得了諸多成果,但我們仍面臨每天4400人死於結核病的事實;在能夠檢測與基本治癒每個結核病患者的時代,這無法讓人接受。」

報告數據顯示,全球54%的結核病例出現在中國、印度、印尼、奈及利亞與巴基斯坦。2014年,全球新增960萬結核病例,其中約3.3%的新增病例為「多重抗藥性結核病」(MDR-TB),繼續維持近幾年來的水平。不過,37.5%的結核病例未被診斷或上報給政府衛生部門。

結核病防治(衛福部)
結核病防治(衛福部)

多重抗藥性結核病(MDR-TB)最令人擔憂

MDR-TB的情況尤其令人擔憂,在2014年的48萬個新增病例中,只有大約1/4得到診斷並上報給政府衛生部門。這類病例集中在中國、印度與俄羅斯。MDR-TB病患的治癒率平均只有50%。

報告指出,由於免疫系統較弱的人患結核病的風險較高,結核病與愛滋病成為人類主要的疾病殺手。2014年,全球超過150萬人死於結核病,其中40萬人感染了愛滋病病毒。不過好消息是,現在同時感染這兩種惡疾的病患,有77%可以得到抗反轉錄病毒(antiretroviral)藥物治療。

結核桿菌(CDC、維基百科)
結核桿菌(CDC、維基百科)

防治研發 1年經費缺口27億美元

為減輕全球結核病負擔,報告呼籲各方彌補診斷與治療方面的差距,填補資金空缺,並加強新診斷方法、藥物與疫苗的研發。以今年為例,世衛估計全球結核病防治需要80億美元經費,但有14億尚未到位;另一方面,研發經費也有13億美元的巨大缺口。

世衛表示,從2016年開始,全球對抗結核病的目標將轉為「終結結核病的流行」。世衛各成員國已承諾落實「終結結核病策略」(End TB Strategy),希望在2030年之前將結核病例數降低80%,死亡數降低90%。

結核菌素試驗(CDC、維基百科)
結核菌素試驗(CDC、維基百科)

結核病小檔案:

結核病通常是由結核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引起,結核菌對外界抵抗力甚強,在陰暗處結核菌可生存2至3個月不死。結核病的傳染係經由細小飛沫而發生,飛沫來自於帶菌的結核病患,可持續很長時間。男性發生率比女性高,老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發現結核桿菌的德國醫師柯霍(Robert Koch)(維基百科)
發現結核桿菌的德國醫師柯霍(Robert Koch)(維基百科)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千變萬化,初發病時往往沒有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且症狀過程緩慢,時好時壞,甚至於侵犯之器官不限於肺部,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使診斷更加困難。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