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週四(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中醫藥法(草案)》,並將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醫藥國情調研組組長陳其廣認為,此舉是中國在中醫藥立法過程中的關鍵一步。
官媒新華網報導,一旦草案獲得人大立法表決通過,中國將有第一部關於中醫藥的國家法律。
一些專家認為,《中醫藥法(草案)》將對振興和傳承中醫藥事業、建設中國特色的醫藥衛生體系和國民健康保障體系發揮一定的作用。
中醫藥是中國獨具特色的醫學科學,並成為西醫和醫藥之外的另一種重要的治療手段,也給民眾的健康和疾病治療提供了另一個重要的渠道。
中國專家表示,由於中醫藥領域法制建設相對滯後,特別是缺乏一部體現中醫藥特點和規律的專門法律,成為制約中醫藥事業健康、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原因。
據悉,中國早在1983年就有對中醫藥進行立法的提議,但卻遲遲未出台,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中醫藥和西醫藥是兩個不同的知識理論和方法體系。
而中醫藥的特色和優勢也沒有得到比較明確和一致的認可。
一些專家還說,中國的中醫藥條例,更多著眼於操作層面。因此,此次國家立法將更加深刻、更加系統、更加完善,有助於回答中醫藥發展一直面臨的一些問題。
例如,中醫藥怎樣解決繼承和創新的關係,怎麼更好地融入經濟產業鏈,民族醫藥怎樣兼容並蓄等。
據中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介紹,這部法律將注重體制機制創新,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保持發揚中醫藥特色優勢,做好與醫藥衛生等相關法律法規的銜接和協調。
同時,它還著重解決中醫藥特色與優勢淡化、服務領域趨於萎縮;中醫藥理論和技術方法創新不足,中醫藥人才匱乏等問題。
(編寫:凱露 責編:路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