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翹觀點:太平輪、太平艦與太平島

2015-12-14 06:30

? 人氣

前中為指揮官林遵,後排右二為內政部代表鄭資約,準備開赴南海。(作者提供)
前中為指揮官林遵,後排右二為內政部代表鄭資約,準備開赴南海。(作者提供)

由於氣候關係,林遵一行直到12月9日才順利出發,3天後到達太平島(日人稱「長島」) ,在島上東西兩端埋立石碑,正面刻「太平島」,上鑴國徽,背面刻「中華民國三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重立」,左面刻「太平艦到此」,右面刻「中業艦到此」,還進行測繪。登島之初,林遵等人從遺留在牆上充滿絕望的題字可以看出,日本天皇在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島上的日軍直到8月27日才得知,但卻無法離開,題字還可看到美國軍艦「海狐」號於1945年11月20日派兵登陸,俘虜並帶走駐島日軍。等到我國接收人員登陸時,島上已是荒涼一片,建築物都被炸毀,已有一年左右沒有人跡了。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太平艦人員登島後隨即展開測量。(作者提供)
太平艦人員登島後隨即展開測量。(作者提供)

過了3天,島上各項進駐營建和考察工作完成之後,由廣東省接收代表麥蘊瑜主持,廣東省政府接收人員、艦隊代表及駐島官兵在紀念碑旁隆重舉行接收儀式,鳴砲升旗合影慶祝,林遵等人才登艦返航。

民國35年12月15日,太平艦人員埋立太平島石碑後舉行升旗典禮,抱括內政部接收代表鄭資約(前排左四)、艦隊指揮官林遵(前排左五),廣東省接收代表麥蘊瑜(前排右四)。.jpg
民國35年12月15日,太平艦人員埋立太平島石碑後舉行升旗典禮,抱括內政部接收代表鄭資約(前排左四)、艦隊指揮官林遵(前排左五),廣東省接收代表麥蘊瑜(前排右四)。(作者提供)

林遵是清末名臣林則徐的姪孫,在海軍的輩份不低,赴太平島立碑宣示主權後,升任海軍第二艦隊司令。民國38年4月林遵投共,帶走的艦艇官兵是中共唯一的海軍力量,1年後中共成立華東軍區海軍,司令是只擅陸戰的張愛萍,林遵卻只是副司令而已;原因一方面是當時中共仍然以陸軍的聲音最大,而當初林遵「起義」時優柔寡斷,竟讓兩條軍艦趁亂逃走,評價不高。

拖救無效,太平艦在六小時後沉沒。(作者提供)
拖救無效,太平艦在六小時後沉沒。(作者提供)

林遵直到1955年才升上海軍少將,但當年和他同為艦隊司令的梁序昭,到了臺灣,一路扶搖直上做到海軍總司令,還在太平艦被擊沉後慰問生還官兵。

海軍總司令梁序昭慰問太平艦生還官兵。右為負傷的太平艦長唐廷襄上校。(作者提供)
海軍總司令梁序昭慰問太平艦生還官兵。右為負傷的太平艦長唐廷襄上校。(作者提供)

海軍原本分成好幾個系統,其中以福州幫勢力最大,梁序昭和林遵都是福州人。梁序昭因為做到總司令,在臺灣成為大老級人物,我們現在還能在臺南市中西區和平街47號,看到他民國63年間為福州十一縣市同鄉會重建會址所題的字。

民國63年重修的「臺南市福州十 ... 同鄉會」,落款是梁序昭所題。(作者提供)
民國63年重修的「臺南市福州十 ... 同鄉會」,落款是梁序昭所題。(作者提供)

太平輪沉了,太平艦掛了,現在只剩太平島還在南中國海上載浮載沉,四周鯊魚虎視眈眈,從未放棄染指。

以太平為名,無非在祈求一個太平盛世而已;如今太平已渺難再得,而盛世,離我們也似乎越來越遠。

位在臺南市和平街47號的福州同鄉會址,由已成為福州大老的梁序昭將軍具名題字。(作者提供)
位在臺南市和平街47號的福州同鄉會址,由已成為福州大老的梁序昭將軍具名題字。(作者提供)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文史工作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