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外長阿尼法(Anifah Aman)12月31日發布聲明,以政治安全、經濟及社會文化為三大支柱的「東南亞國協經濟共同體」(東協經濟共同體,ASEAN Economic Community)當天正式成立,標誌著東協一體化進程取得重大進展,這是東協歷史上又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東協經濟共同體的建成,使東協踏上了一個邁向未來的新起點。東南亞將形成一個人口超過6億、經濟產值超過2兆美元的單一市場,該地區經濟成長有望加速。
在11月舉行的第27屆東協峰會上,東協領導人宣布將在2015年12月31日建成以政治安全共同體、經濟共同體和社會文化共同體三大支柱為基礎的東協經濟共同體,同時通過了願景文件《東協2025:攜手前行》。
政治安全共同體、經濟共同體和社會文化共同體
分析人士認為,作為亞洲地區第一個次區域共同體,東協經濟共同體的成立意味著東協國家在政治安全、經濟和社會文化領域的一體化水準將進一步提升,但不容忽視的是,東協完全實現一體化仍面臨諸多挑戰。
印尼東協南洋基金會主席蘇爾約諾表示,東協經濟共同體帶來的最大益處是提升了東協內部的貿易水準。東協多國此前集中精力通過雙邊協定或自貿協定來發展同中日韓、歐盟、美國等方面的貿易夥伴關係,而東協成員間的貿易潛力卻被忽視。東協經濟共同體的建成,為東協國家提升內部的貿易水準提供了一個機遇。
目前,東協內部貿易以年均10.5%的速度成長,預計到2020年,內部貿易佔東協貿易總額的比重將從目前的25%提升至30%。
經濟共同體難度相對較低,進展最快
東協經濟共同體建設是東協一體化的基礎。在三大支柱中,經濟共同體的建設難度相對較低,進展也最快。在《東協經濟共同體藍圖》中列出的506項優先措施中,463項已經落實,完成率達到91.5%,東協內部平均關稅稅率幾乎降至零。
在經濟共同體框架下,東協合作領域十分廣闊。例如,由於中小企業佔東協企業總數的96%以上,東協成員國合力發展中小企業的政策方向,將在創造就業、增加民眾收入和實現經濟可持續成長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東協是全球發展中國家間經濟融合程度較高的地區組織之一。儘管東協在未來一體化進程中還會面臨不少困難,但它如今已邁出令人鼓舞的一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東協峰會上通過的2025年東協願景文件,表明成員國對共同體的未來充滿信心。
關稅壁壘依然存在,保護主義仍然盛行
不過,為了保護本國重要和敏感產業,東協多國所設立的規則、標準等非關稅壁壘依然存在。印尼建國大學東協問題專家尤達認為,東協多數成員國的生產和出口結構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彼此間競爭激烈,貿易保護主義在東協內部仍然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