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的一個週六,柯市長又以「市政學習之旅」名義,跑到高雄、屏東,向幾位綠營立委參選人「學習」,給對方添加人氣。而在非假日的晚上,他也接續與「首都進步大聯盟」,民進黨及第三勢力立委候選人舉辦「民主座談會」。
實在讓人不得不敬佩柯P,超出凡人的體力和精力,除了要管理首善之區台北市的龐雜市政,還為全台灣2300萬人的前途與未來,費心、盡力。如果以他醫學專業的角度,自我分析、評估,自己這種言行舉止,是否已到了某種「政治成癮症」的精神狀態?
柯P成了2016大選中,藍、綠、橘三組總統參選人之外,最忙碌、熱情,不是參選人的參選人。
首先,雖然柯P之前一直宣稱,要「打破藍綠意識型態」,不過內心里,還是無法排斥徹底「打到國民黨」的動人誘惑。所謂「首都進步大聯盟」,對他而言,可能更像是一個「復仇者大聯盟」。
支持「大聯盟」,不僅僅是追求「進步」,而且也是要「療癒」在台北市長選舉過程中,由於藍營對他猛烈攻擊所產生的難解怨氣。畢竟,為了取得市長之位,柯P的父母都被波及,「皇民身份」被拿來做文章,甚至被查稅、補稅(3萬1200元 )。
其次,如此「狂熱」地投入助選,也是為了「還人情」。當初選市長時,民進黨的禮讓和支持,親民黨和第三勢力的熱捧,是他逆轉勝當選的基礎。現在對方有需求,這種人情不還不行。
在柯文哲的性格裡面,雖然有暴虐、魯直的成分,但也有俠義、肝膽的一面。對部屬時常言辭兇狠,不過即使有犯錯,他還是能挺則挺。像是桶下「波卡」簍子的前悠遊卡公司董事長戴季全,柯P是挺到最後一秒才放棄。 還有,念在與朱立倫校友情誼,上任後兩人互動良好,選戰至今,柯文哲從未對朱有過激的批評和嘲諷。
最後一點,才尤為關鍵。柯文哲在參選時曾說過,以他的認真和聰明,其他人都不是他的對手。不過在上任市長一年以後,他可能發現,選舉容易施政難。在台灣的政治現實之下,想當一個真正的「全民市長」,談何容易。因此,籍助這次大選的各類助選活動中,他更希望持續宣揚自己的「改革理念」,維繫高昂的民氣和支持,以此為籌碼跟他的對手們抗衡、打「持久戰」。
施政困局
當上台北市長,柯文哲確實曾給過台北市民耳目一新的日子。上任後第一天,在8小時內,把建了八年,卻一直未使用的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給拆了。接著,就是在限期內拆除200多件違建。
還有一件未經媒體報導,但值得特別一提的事件。今年2月,台北復興空難發生後,對岸的福建省和廈門市來了不少各部門的官員,處理陸籍旅客的善後事宜。北市相關的幾個局處,每天從早上6點到隔天凌晨,都提供及時、盡責的協助,保持通暢、密切的聯繫和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