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告台灣同胞書40周年,大陸重新定義「九二共識」

2019-01-05 05:30

? 人氣

習近平2日在人民大會堂發表《告台灣同胞書》,作者認為,「大陸強調『九二共識』本身就有『共同謀求國家統一』的意味,表明立場是強硬的,同時強調台灣有代表性的個人、團體參與協商則是軟性和可調整的」。(資料照,美聯社)

習近平2日在人民大會堂發表《告台灣同胞書》,作者認為,「大陸強調『九二共識』本身就有『共同謀求國家統一』的意味,表明立場是強硬的,同時強調台灣有代表性的個人、團體參與協商則是軟性和可調整的」。(資料照,美聯社)

1月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的對台講話中,有一個細節很值得注意,他重新定義了「九二共識」,強調其「促統」「終統」內涵。習近平在回顧大陸對台政策、兩岸關係發展的「5個70年」中講明,我們秉持求同存異精神,推動兩岸雙方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達成「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九二共識」。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如此概括「九二共識」,在歷任大陸領導人中是罕見的,在習近平任內更是第一次。舉例而言,2015年4月,習近平會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時,對「九二共識」的概括是「其核心是認同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次年11月會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時指出,「‘九二共識’的核心是一個中國原則,認同兩岸同屬一中」……類似的例子不勝凡舉,大陸在公開談話中一貫以來是以「一中原則」或「兩岸一中」來概括「九二共識」的,這次加入了「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新內涵,意味著大陸對「九二共識」的看法有了新變化。

國台辦對於《告台灣同胞書》網站報導(作者提供)
國台辦對於《告台灣同胞書》網站報導(作者提供)

在國台辦官網,「九二共識的由來」始終被放在正中間的「政務要聞」的最後一條,任憑其他新聞怎麼新陳代謝,一直穩坐末座,字體顏色也特別用藍色標注,提醒訪者閱讀的意思是很明顯了。

在這條新聞下,大陸列明瞭大陸方面的「九二共識」版本。1992年10月底,台灣海基會在香港會談中拿出的一種方案表述為「在海峽兩岸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但對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11月16日,大陸海協會在回函台灣海基會時指出,「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統一。但在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涵義」。雙方的合意即為「九二共識」。

儘管這在台灣被很多人分別定義為「一中各表」、「一中不表」,但很明顯兩種表述都有「謀求國家統一」六個字重合,有的大陸學者也認為「謀求國家統一」是「九二共識」的前提,在本次習近平的講話中,直接將共謀統一作為「九二共識」的內容之一,位階顯然更高。

應該說,站在大陸的角度看,「九二共識」有三層含義,第一個是兩岸雙方都承認的,就是汪道涵、辜振甫為代表的兩岸交流先驅為破除藩籬、首先來往所作出的努力,這集中體現為「九二會談」的歷史事實。

第二層是提的比較多的,就是「海峽兩岸均以口頭方式表示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這在大陸叫做「一中原則」,國民黨方面則是「一中各表」。很顯然,這一層就不被綠營所承認,在台灣的支持空間也隨著時勢的變化而變化,2014到2016年是極小值,如今又開始轉為正向。

第三層是這次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40周年紀念講話中提到的,「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九二共識」。這個說法,大陸長期都不提,遑論在台灣有誰聽過。這次突然重提這種說法,想必與選後台灣政治格局變更、大陸對台事務信心和能力增強有關系。

應當說,大陸強調「九二共識」本身就有「共同謀求國家統一」的意味,表明立場是強硬的,同時強調台灣有代表性的個人、團體參與協商則是軟性和可調整的,只是選後台灣對立的政治格局如何因應大陸對「九二共識」的調整?會否影響泛藍縣市長吸引陸客、售賣農產品的行動,會否影響仍把持朝政的英系和新潮流,以及連帶影響2020?仍在觀察之列。

*作者為中國大陸及新加坡媒體涉台評論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