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美、英、法、中、俄、德達成限核協議後,伊朗解除自2002年起的國際聯合經濟制裁,於1月16日重回國際經濟體系,伊朗總統魯哈尼(Hassan Rouhani)稱之為「光輝的勝利」,成功打破國家十餘年的孤立。
縱然前景一片光明,眼下伊朗局勢並不樂觀,國內百廢待舉暫且不提,光是安撫因限核協議而不滿的軍方,就讓魯哈尼一個頭兩個大。對外,防範如火如荼的「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 IS)自然不能少,還要小心虎視眈眈的外資企業,以及教義衝突的中東鄰國,如今的伊朗才撥開頭上的烏雲,離日光還有好一段距離。
Chinese companies join in #Iran's intercity electric railroad construction https://t.co/oAWZOlLAFw pic.twitter.com/buA7I4l5im
— People's Daily,China (@PDChina) 2016 2月 16日
除此之外,根據美國政治分析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就算這些現實條件都能解決,伊朗仍然得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洗刷污名。
刻板印象極深 美國人見伊朗色變
美國資深記者金德(Stephen Kinder)認為,對伊朗刻板印象最深的國家,非美國莫屬,從他自己經歷的一個小故事就能略知一二。
上個月,金德到美國西岸旅行,在機場領行李時,他在轉盤上怎麼找也找不到自己的行李。金德說他的行李與一般行李無二致,尺寸和顏色中規中矩,只是在側邊貼了一張貼紙,寫著「阿札迪旅社,來自伊朗的德黑蘭」。
Iran wants to be paid in euros, not U.S. dollars, for the oil it sells https://t.co/xnp8SmNhxl @byHeatherLong pic.twitter.com/HwUcZ6lmqJ
— CNNMoney (@CNNMoney) 2016 2月 13日
不久後,金德被海關人員請進房間,在桌上看到了他的行李箱,雖然箱子裡的東西都還在,但箱子上所有跟伊朗有關係的物品全都不見了,像是被私下的貼紙還有一個掛在手把上的小時鐘。
金德發現,自己的行李被海關人員當作「贓物」一樣對待,只因為上面寫著「伊朗」兩個字。但他對此並不感覺奇怪,因為在他的內心深處也認為這個國家是個素行不良的壞坯子,而其他美國人也跟他同樣感覺。
昔日政治正確 如今成為包袱
金德說,對美國而言,如何說服人民接受這個長久以來被美國視為「邪惡勢力」的國家,真是處處矛盾又難以拿捏,一不小心就會自打嘴巴。
#Iran sticking to nuclear deal so far, says U.S. https://t.co/3ub9G6qGks pic.twitter.com/Ff1MJYgcIl
— Al Arabiya English (@AlArabiya_Eng) 2016 2月 16日
現在打得火熱的美國兩黨總統初選,都可以跟伊朗扯上關係。在2008年的演講中,希拉蕊還曾誓言要把伊朗「全殲」;共和黨的克魯茲(Ted Cruz)在擔任德聯邦州參議員期間,說伊朗人都想把美國人「除之而後快」。
.@realdonaldtrump: The Iran deal is "one of the worst deals I’ve ever seen in my entire life." #GOPDebate pic.twitter.com/g5m7HCLmyH
— HuffPost Politics (@HuffPostPol) 2016 2月 14日
在選舉期間,鮮少看見參選人政客貶低他國國格,但對美國而言,伊朗顯然不在此列,因為他們都明白一個事實:所有美國人都把伊朗視為敵人,攻擊伊朗是極度政治正確的行為。
積習難改 伊朗負面印象強烈
終有一日,伊朗綁在身上的經濟制裁被解除,也平順地簽完了限核協議,其中,最大的推力竟還是之前最抵制伊朗的美國。
Captured U.S. sailors underwent "steady questioning" by Iran, official says https://t.co/WjswVpL7H1 pic.twitter.com/JWBdb8R1W5
— CNN (@CNN) 2016 2月 12日
在解除禁令後,伊朗做了幾件「宣示」友誼的舉動:伊朗在24小時內釋放10名誤闖邊境的美軍士兵,把關押將近半年的《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記者禮薩安(Jason Rezaian)連同另外3名美籍人士釋放出獄,聊表和談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