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學者Mitrut和Wolf繼續接棒,證據是「女兒比兒子更親近父母,尤其是育有女孩的女兒」。因為女性的平均壽命較長,對老年生活有強烈危機感,所以會常帶小孩探望爸媽,默默暗示孩子:長大也要「孝順」我。一般人恐怕沒想到,爸媽贊助買房、兒女帶孫探望,背後還能繞出這麼一齣家庭宮心計!
性別差異論:那是愛啊!
「我們關心父母,常常互動來往,難道都只是為了演給小孩看?這可能是原因之一,但不是全部的動機。」陶宏麟說。
示範效果聽起來頗有既視感,接近儒家思想的「言教身教」、「耳濡目染」。然而把孝順、親近父母完全等同於目的計算,陶宏麟無法被說服。於是,他運用台灣本土的資料作分析,一方面挑戰示範效果,同時重新解釋為什麼成年女兒比兒子更親近父母。
其實沒那麼複雜,就是天性情感,affection!
女兒和父母更親密並非層層盤算,而是真情流露。陶宏麟觀察,女性的情感表達通常比男性更細膩,對別人的關懷和情緒感受也較敏感,在家庭裡常扮演情感交流的角色,把不擅長表達的「漢子」們聯繫起來。
他從神經科學和社會學尋找理論支持,以腦神經發展來看,女孩先天有較高的同理心、擅長溝通交流,經過社會化的過程,女性又普遍被鼓勵細心體貼、關懷溫暖、感情豐沛,男性則被要求競爭好勝、大膽有野心、不表露情緒,後天的養成持續強化了這些性別差異,型塑出兩性在情感表現的大不同。這種特質也反映在子女和父母的互動模式,女兒會更親近爸媽,主動付出關心、陪伴家人。
單身女兒互動率最高
西方版的示範論對上台灣版的情感論,何者更可信?調查結果揭曉。從台灣的統計數據來看,子女和父母探訪互動的頻率由高至低排序為:單身女兒、已婚兒子、單身兒子、已婚女兒。
台灣的調查結果大大挑戰示範理論,名列互動度第一的是「單身女兒」,她們沒有小孩需要明示暗示,依然常探視父母。同樣是沒有示範需求的單身組,單身女兒也比單身兒子更常和父母互動,顯然性別差異比示範論有說服力,我們會和爸媽碰面、吃飯,不只是為了演給別人看。
陶宏麟進一步解釋研究結果,已婚女兒互動度最低,也反映出台灣的傳統文化觀。以50歲以上的女性來說,多半仍受父權價值的束縛,婚後便以夫家為重心,常探視的可能是公公、公婆,而不是自己的爸媽。相較之下,單身女性沒有婚姻束縛,和父母的互動更親密自由。
不過,如果從第三代年齡做排比,家裡有十歲以下的小朋友互動度最高,這個結果符合了示範理論:年齡愈小的孩子容易被誘導,爸媽會刻意操作示範效果。陶宏麟提出反駁,他認為這同樣可以從其他角度解釋,小小孩多半黏著父母同進同出,也常需要阿公阿嬤顧孫;進入青少年階段,孩子漸漸發展出自己的生活圈和同儕活動,互動度自然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