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假翡翠猖獗!只要這幾個步驟,幾毛錢的破石頭也能變身要價數萬的假A貨!

2016-05-15 11:00

? 人氣

真正無瑕的翡翠非常難有,價格高昂下推動了幾可亂真的造假產業鏈。(圖/中華書局提供)

真正無瑕的翡翠非常難有,價格高昂下推動了幾可亂真的造假產業鏈。(圖/中華書局提供)

2013年起,「爛石頭經過加工變成了翡翠玉鐲」,「翡翠玉鐲可以造假,長期佩戴可致癌」等說法在網絡上廣為流傳。普通石料能加工成翡翠的外觀嗎?天然翡翠是否可以通過人為添加化學物質提高品相?用化學物質處理後的翡翠是否會致癌?這些問題都使喜愛翡翠的人們困惑。

人工處理翡翠存在嗎?

「燒紅染綠,古來有之。」其實,普通石料經過處理來假冒翡翠的情況不常見,而將品質不佳的低檔翡翠處理成B 貨、C 貨的做法,至少已有30年的歷史。1983 年產自緬甸的一種翡翠,俗稱「83 玉」,因品質較差而淪為低檔的「磚頭料」,即是加工B 貨、C 貨的主要原料。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在業內,翡翠有A 貨、B 貨和C 貨之分。天然生成、未經人工處理的叫A 貨;經過強酸浸泡,再用膠作填充處理的,叫B 貨;經過人工染色的,就是C 貨。

以翡翠手鐲為例,加工處理的大致流程是這樣的:將低檔翡翠手鐲放入盛有強酸(多為硫酸或鹽酸)的陶瓷盆裏長時間浸泡,以鈉鋁矽酸鹽為主要成分的翡翠經過強酸腐蝕,其內部的雜質被去除,結構遭到破壞,會出現類似海綿狀的空洞。為掩蓋空洞、增加硬度,就需要往翡翠手鐲中注膠,常用的環氧樹脂膠在固化劑作用下,與翡翠逐漸融為一體。最後,用染色劑染色,再打蠟拋光,一隻看上去品質上乘的翡翠手鐲就出爐了。

像這種經過人工注膠、染色的翡翠飾品就是C 貨。以前B 貨、C 貨的膠會變質,染上的顏色也會先綠、再藍、後黃,一般五年左右,顏色就會褪光。不過,現在的人工處理技術越來越先進,有些B 貨、C 貨飾品即使專業人士也很難一眼就鑒別出來。

人工處理B 貨、C 貨的加工商主要集中在廣東、雲南等地,成本非常低廉,一噸「磚頭料」價格最低的時候幾十塊錢就能買到。一般三個月就能處理完一批料,加工出上千隻B 貨、C 貨手鐲。平均下來,一隻手鐲的成本甚至只有幾毛錢,而售價有可能幾萬元人民幣。

那麼,「致癌說」可靠嗎?

專家表示,用於酸洗的硫酸和鹽酸只有極微量會殘留在飾品上;固化劑主要是呈鹼性的二胺、多胺,以及呈酸性的酸酐;染色劑主要為有機染料。這些化學物質基本屬於低毒物質,長期接觸對皮膚會有損傷,但不至於致癌。

還有,人工處理翡翠過程中用量較大的環氧樹脂膠,主要成分是由雙酚A 和環氧氯丙烷生成的環氧樹脂,灌注到翡翠中再加入固化劑凝固後,硬而脆,顏色透明又略帶黃色,與松香類似,耐熱、耐腐蝕,不溶於水。而上蠟,即使是A 貨雕刻出來也會用蠟,能讓飾品光鮮漂亮。蠟主要用石蠟或蜂蠟,對人體並無太大影響。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