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主打冠軍商品外,好市多還會盡可能壓低其他成本,來維持商品的低價,像是公關支出、行銷或傳統廣告費等等的營運管理費,基本上都控制在總成本的10%。另外,根據好市多2018的年度財務報表,全球762家好市多門市中,自有店鋪、土地的門市就高達605家。而其他157家,和大部分超市一樣,都是租土地或是店面的。想想看,多少大賣場消費者口袋裡的錢,最後都流到地主的錢包裡。而好市多早期都是直接購買土地,在上面蓋店面的,這也為日後節省許多成本,還減少被漲租的風險。
然而要探究好市多能維持低價的主因,最主要還是要歸功於他們實行的會員制。事實上,好市多的收入來源,主要都是來自於會員每年繳的會費。靠著會員繳會費營運,並將商品價錢壓低,這種和消費者互利共生的模式,就是讓好市多能成為零售業第二大龍頭的關鍵原因。
台灣本土量販店有可能模仿好市多會員制嗎?
台灣是否有量販店能仿造好市多的會員制,在零售業占上一席之地呢?答案恐怕是:很有難度。想模仿會員制的人,要先想想一些問題。首先,台灣是否有強大的供應鏈在背後支撐?除了要找到願意低價供給的廠商外,還得要找到冠軍商品,質感要好、供給給超市的量要多,而且還要是消費者最喜歡,一上架就常常被搶購一空的。國內是否有如此大的通路,是個很大的問題。第二,自己能不能壓低成本?上面有提到,好市多的店面和土地都是自有的,光是這一塊就比起用租的,省下不少。其他像是人力成本、研發成本、行銷成本、管理成本等等,這些也要一個一個能省則省,台灣本土量販店要做到好市多這樣,需要克服的困難相當多。
最後,就是要建立一個良好的品牌形象。好市多賺錢靠得是會員制,那麼,要讓人願意加入成為會員,本身品牌就要夠響亮。維持低價不能只是把商品價格降低而不顧品質,台灣人很重視CP值,而好市多給的正好就是這個:用較低的價格,買到品質好的東西,讓人有賺到的感覺。總而言之,要模仿好市多用會員制的方式來賺錢的話,千萬不能只做半套,單單模仿會員制是沒有用的,背後要考量的因素還有很多。且好市多很多商品搬到台灣,就變成了舶來品,深受台灣人喜愛,這也是好市多在台灣的一大優勢。
截至2019年三月,目前全球有770家好市多,台灣就有13家,數量僅少於美、加、墨、英、日、韓,可見台灣民眾對於好市多會員制的消費方式接受度很高。下次去好市多囤貨的時候,你就知道,裡面商品之所以能這麼便宜,你手上的那張會員卡可是關鍵呢!
責任編輯/林安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