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你的四周,賀蘭老師。教室裡的每個人都受到你的影響,都因為你而成為更優秀的人。我們是你創作出來的交響樂;我們是你的音樂作品中的旋律與音符;我們是你的生命奏出的樂章。
—電影「春風化雨1996」
成為人生藝術家的必要
要將這個世界需要的與你所能給予的順利配對,你需要回答3個問題:這個世界需要什麼?我擅長什麼?我如何善用現有資源,利用我喜歡做的事,滿足世上真正的需求?換句話說,你必須成為一個宛如人生藝術家的傑出領導者與追隨者。
經典電影「春風化雨1996」凸顯了成為人生藝術家的必要。劇中主角賀蘭是個充滿抱負的作曲家,他到一所高中擔任音樂代課老師。一開始,他並不喜歡這份工作,認為與他的理想完全沾不上邊。但與學生相處一段時間後,他與學生建立了感情。後來發現,他人生的傑作並非某個偉大的音樂作品,而是對無數年輕學子的人生發揮影響力。那是他對人類靈魂的貢獻。
現代人對靈性生活有強烈的渴求,有部分原因源自於人類近數十年來與藝術漸行漸遠。我曾造訪一所很棒的私立高中,這所學校擁有扎實的科學、科技、工程與數學教育基礎。難得的是,學校重視的不僅是數學與科學,同時也很重視藝術的陶冶,因為他們體認到情緒智商的重要性─這在過去常被低估,現在有必要好好耕耘。
新一代的工作者、經理人,以及領導者,都需要同時具備理性與情緒智力,並聚焦於創造附加價值、持續學習、建立互信關係,以及以不變的原則為中心。藉由教育的文藝復興,創造組織的文藝復興。
我認為一個人是否具有領導力,可從個人領域和公眾領域兩個面向得知。
個人的成功
許多人拒絕改變自己,即使他們知道自己應該這麼做,就這樣錯過了成為領導人的要件之一:贏得個人的成功。個人的成功指的是戰勝自己。唯有遵循正直與原則的人,才有能力領導他人。為何有這麼多人無法贏得個人的成功?我認為有4個原因。
不想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而是把責任推給別人或環境。
只有少數人(大約百分之五十)願意付出時間與代價,定義個人的使命、人生觀或信念。
許多人雖然擁有個人願景與使命,卻不願付諸實行,因為這需要冒險與努力,並被迫離開舒適圈,讓他們因此轉而追求次要的目標。
他們此刻不具備追求個人成功的思維或技能,而家庭或企業文化中也沒有終身學習的典範,就連個人的成功都有困難了,遑論公眾的成功。
贏得公眾的成功
公眾的成功指的是,讓其他人加入你的行列,和你一起成就共同的願景。為何如此多功成名就的人無法通過這項考驗?我想指出3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