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收益自然是這個國家得天獨厚的條件,它足以讓當地建造出數十棟超高摩天大樓,但挪威政府卻特別著眼未來世代的老人照護(官方估計,2050年挪威年齡65歲以上的老人,將超過120萬,約占總人口4分之1),因此嚴格限制每年「政府年金全球基金」的使用上限,促使這筆攸關全民的退休老本,能長期維持一定的規模,保障所有國人直到終老,在節制開支下,還能同時用於支付其他社會福利的。
此外,政府對尚無需領取退休金的勞動人口另外又課以重稅,儘管大為限縮了民眾的實質所得,卻又成就了國家機器強制人民為自己存錢養老的手段。政府年金全球基金得以細水長流,不至於出現寅吃卯糧的危機。在沒有子女依法撫養的保障下,挪威老人則是藉由國家系統性的財政規劃,獲致良好的經濟照護。
不過,即使獲致維繫老年生活的退休金,並不表示能全然解決人口老化的問題,挪威政府尚以每年GDP(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2.2,用於老人照護措施,包括關切老人健康問題,以及用於翻新養老院的設備,全國且需百分之2.9的勞動力,專以照護老人為業,無怪乎挪威同時也被經濟暨合作發展組織(OECD)評鑑為所有會員國中,老人照護品質前3名的國家。
至於照護老人的百分之2.9勞動人口,主要起於挪威愈加時興的「私人護理院」(omsorgsboliger)制度,意即有別於傳統的養老院,「私人護理院」其實形同個人的私人寓所,且由專業的護理人員親自前往為挪威老人進行居家照護,由於是住在自家公寓,某種程度或許還可省下住在養老院裡必須的環境開銷,然而這也是為了因應當地情境需求。根據挪威官方統計,年齡介於45歲到66歲的挪威人,有百分之85是住在自己家裡,67歲以上的挪威人,也有百分之75仍住在自己家中,對他們來說,自家其實就是最好的養老院,不僅環境熟悉,也可減輕因「養老院」一詞而來的孤寂感,唯超過90歲以上的老人,因有半數已然失去生活能力,才不得不入住養老院。
為了順應國內老人的需求,政府於是必須培訓大批足以提供居家照護服務的護理人員,讓他們能親自前往老人家中為其打理日常所需,至於居住在自己家裡的老人,體力足堪負荷者,多數仍會積極參與親友鄰里間的社交活動,老人間彼此則彷如互助會一般,交替作東相互邀約聚會,不必然得全權依賴居家護理人員為其規劃活動或安排生活。
於是,這又牽涉到另一個問題,也就是目前任何一間公寓,未來都可能成為某位老人的「私人護理院」,在此考量下,挪威近年新式建築便特別強調空間設計必須符合年長者的行動需求,包括無障礙設施的公寓入口,家中客廳、餐廳、臥室利於使用輪椅,還有浴室的安全措施和戶外活動空間的調配,無非得同時滿足年輕族群的生活形態,乃至其老後依舊能在此悠然自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