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從來不存錢──聽起來挺豪邁,其實是大大咧咧地沒有腦子。積蓄本來就是為了「萬一」而準備的,而他們總是「到時再說」,只要今天不挨餓就心滿意足了;反正兩手空空,什麼時候開始工作都行……
愛說俏皮話的「江戶子」是古裝劇和相聲裡的常客,不過,現實中他們的真實面貌,意外地卻並不為人所知。
百萬人口大都市江戶有一半是武士和僧人,剩下的五十萬市民中,六成來自地方,三成是外地人和本地人的混血兒,一成是本地人。本地人中,符合「江戶子」條件,即「生長在平民區」的只有一半,三代都是純種本地人的又只剩一半,那就是一萬兩千五百人。
江戶有名的工匠和商人幾乎都是來自外地。對新事物只有五分鐘熱度的江戶子很難做到持之以恆,沒有正經工作,每天晃晃悠悠過日子。搞不好他們就是現代都市的遊牧民族──打工族的始祖呢。
江戶子從來不存錢──聽起來挺豪邁,其實是大大咧咧地沒有腦子。積蓄本來就是為了「萬一」而準備的,江戶子總是「到時再說」,只要今天不挨餓就心滿意足了。
每年有很多地方上的人湧入江戶想出人頭地,武士為其本業的功名之爭而心無旁騖。或許是看多了身邊人爭名奪利,江戶子意外地恬淡清醒。因為不執著,所以也沒有名人派頭,隨處可見的是成熟的隨意自在和樂在其中。
一句話,江戶子就是懶、好逸惡勞的代名詞。況且,物價本就不高,一個月只要工作半個月,就養得起老婆孩子了。
反正兩手空空,什麼時候開始工作都行。老婆數落:「 殺千刀的,家裡米缸見底了!」江戶子便走出門,一邊走一邊喊:「杵米──砍柴──燒洗澡水啦!」總會有人家把他叫住。
還有,站在坡道下,每天都有載重物的車經過,可以幫忙推車賺錢。這也是打工的一種。老婆說一句:「賣扇紙看起來很不錯哩。」江戶子就立刻投身賣扇紙的事業。
在穿街走巷的賣貨郎身上看到自己想做的買賣,就跟賣貨郎打聽,叫他帶自己去見大老闆。從大老闆那裡借來行頭,當下就開始叫賣;路上碰見別的賣貨郎好像行頭比較輕,兩人就換一換;或是聽見別種貨的叫賣小調順耳,也會馬上決定改行。
其中最強悍的是江湖醫生。當時的醫生不需要營業執照,而且都是光頭的,所以有人因為「討厭梳髮髻,那就當醫生吧」,剃了頭就去開業,膽子不是一般的大。
這些江湖醫生當膩了,就去做幫間,或是算命,甚至乾脆當和尚,然後又重操舊業做起醫生的,也都見怪不怪。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漫遊者《一日江戶人:「讀日本、看江戶」之第一書》(原文標題:終生打工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