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於婚姻的立場也是如此。希望子女未來的生活過得更舒適、更優渥的父母,會毫不遮掩地議論媳婦的職業,過問女婿的家庭。似乎只要談到結婚,雙方無須遮掩的「勢利眼」在某種程度都能被接受了。
在〈勢利的系譜學〉一文中,作者提到一則有趣的故事。
在十九世紀以前,snob 這個詞指的是平民而非貴族,到了後來這個字的意思才變成「因為對方的地位不高,令我感到不悅」。這種赤裸裸地鄙夷對方的心理,非常有意思。就像蓮姬的案例中,雙方家庭毫不保留地表現對彼此家庭的嫌棄,男方的家庭希望媳婦是學校老師,女方的家庭則希望夫家財力雄厚,這之間的角力甚至大到讓新郎新娘決定取消婚禮。究其原因,正是因為他們發現了對方手中握有的資源,不足以為自己帶來好處,才走到了這個地步。
當我們期待結婚的對象擁有特定的身分時,在這想法背後隱藏著這樣的期待心理──希望對方的身分「未來能對我有所幫助」。因此,當我們決定走入婚姻時,重要的不是對方的身分,而是對方的身分能帶給我哪些正面的影響。這正是蓮姬說出「差點被騙婚」的真正心理。
你只是比較實際
如果彼此有意結婚,卻煩惱這個婚該不該結,那麼請好好面對自己的勢利心理。這並非難以啟齒的事,也許對方早已啟動自己勢利的心理,評估完這段婚姻了。
到了要思考結婚這一步,想必雙方已經在個性、溝通水平、性生活等方面達到共識了。即便如此,如果你們依然煩惱該不該結婚的話,那麼很可能是房屋、嫁妝、聘金、家庭情況等實際的問題,開始浮出檯面了。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應該站在實際的立場來思考與決定,不必怪罪自己「是不是太勢利眼」,這對解決問題沒有幫助。
「你真的無法放棄這個人嗎?跟我說一個對方吸引你的現實條件就好。」
我的大學前輩在聯誼的場合上更換配對對象時,一定會問自己這個問題。這個問題表面上是要求當事人說出自己無法放棄對方的現實考量,例如外貌、家世、車子、職業、學校等,其實當中蘊含了非常深刻的意義。
前輩之所以丟出這個問題,就是看準了我們總是不願對自己誠實,因此才利用這個人性弱點來讓自己決定更換配對的對象。「那個男生要是多賺點錢就好了」、「要是漂亮的女生就好了」,多數人無法痛快地說出這些話。這得歸咎於我們害怕被定義為世俗之人的心理。
如果我們在面對別人介紹的戀愛對象時,都害怕說出現實條件了,那更別論及婚姻了。所以在雙方決定結婚後,一般人當然希望盡最大的努力,避免對方或對方的家人將自己看做是勢利眼的人。但是我想告訴各位,如果在籌備婚禮的過程中,出現了讓自己重新思考結婚必要性的障礙,那麼千萬別逃避。請你趁此機會詢問自己:「為什麼我對這段婚姻抱持疑慮?」並試著找出這個問題的答案。唯有如此,我們才不會隨波逐流,人云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