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為何出演《青蜂俠》僅領1萬元,也要闖進好萊塢?揭傳奇武打明星的背後秘辛

2020-08-25 18:34

? 人氣

1970年代李小龍與妻子Linda Lee Cadwell、兒子李國豪和女兒李香凝。(圖/取自TALTER TAIWAN)
1970年代李小龍與妻子Linda Lee Cadwell、兒子李國豪和女兒李香凝。(圖/取自TALTER TAIWAN)

《Be Water》在今年一月的日舞影展(Sundance Film Festival )首映,六月在ESPN上線。這部紀錄片從五年前導演拍完電影《Live From New York!》後就開始醞釀,導演在《Live From New York!》中,以年份紀錄了美國節目《週六夜現場》(Saturday Night Live)的40年歷史及其對美國流行文化的影響,並在首映會上透過共同朋友認識了李小龍的女兒——李香凝。作為一個喜歡鎖定經典人物的電影工作者,Nguyen立刻知道他的下一個作品將獻給這位他終生的偶像。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從《Be Water》對相關議題的深度探討來看,它不只是另一部影迷獻給李小龍的情書。它收錄於ESPN的「30 for 30」紀錄片系列,透過名人生活的不同視角來探討社會議題的不同面向。「我以李小龍來探討許多華人最初來到美國的狀況。ESPN觸及到的觀眾如此廣泛,我想藉此機會,讓更多人看到亞裔美籍人士的生活。」Nguyen談起這部作品的拍攝動機。

香港的紀錄片發展蓬勃,「香港形塑出李小龍真正的個性。」Nguyen說道,「在他早年的生活中,人們說李小龍可以得到不同的待遇是因為他媽媽具有歐洲血統。那些經驗讓他了解到,我們不該因為不同的種族或長相,就用不同的方式對待別人。」為了了解香港這塊塑造了李小龍對多元文化和好萊塢同儕包容的土地,Nguyen和團隊在香港停留的時間超過所有其他城市。「我希望能找到真正認識李小龍的人,而不是那些只見過他一兩次,或是在他逝世後才受到影響的人。這意味著要深入他居住過的城市,特別是香港、洛杉磯、西雅圖和奧克蘭,並從美國和香港的歷史之中探詢李小龍的足跡。」

Nguyen的父母是1970年代越戰的難民,「我父母在海上流亡了兩週,最後登陸香港,直到抵達美國之前,他們都住在香港的難民營。」Nguyen回憶道。「我在我父母和李小龍的故事中看見連結,李小龍離開香港時,身上沒有錢,在美國也沒有認識的人。所以我想要確保這是這個故事的核心:一個人隻身來到陌生的土地,尋求出人頭地。」

李小龍在西雅圖念大學。(圖/取自Talter Taiwan)
李小龍在西雅圖念大學。(圖/取自Talter Taiwan)

「李小龍一直被視作是亞洲男子氣概的代表。」Nguyen繼續解釋。李小龍的父親李海泉為香港粵劇四大名丑之一,李小龍拜師葉問學習詠春,1964年擊敗了舊金山武術教師黃澤民之後,他接續鑽研截拳道。截拳道是一種融合了各式武術,無套路、無規則的武學,拋棄了傳統武術復雜的形式,注重於生活上實際的運用。李小龍曾在電視節目《The Pierre Berton Show》中解釋過截拳道的哲學:「清空心思,不要困於形式,要如水一般,適應萬物的形狀,並在心中凝聚這股力量。水無形無相,它倒進杯子、倒進瓶子、倒進茶壺,都能成為它們的形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